科学课堂上的动静相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动,不单在身形,更在心思的活跃,但绝不能杂乱无章;所谓静,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思考上来,而非呆若木鸡。本文结合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归纳了若干帮助学生在静与动之间合理转换的方法。
曾经听前辈们这样说:在有序的探究过程中,实验活动是为思考提供素材;静心思考则是为做好进一步的实验进行逻辑和方法上的准备;动、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出一堂快乐而有序的科学课。正因为太过喧嚣的课堂必然不利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故而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十分重视并极力避免的,以至于有些时候矫枉过正,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由静入动更需要掌握技巧,扭转沉闷、压抑,预示着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注意力的集中,这是学好科学课的重要前提。
一、优化组合,让学生静得下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为实验小组中的成员安排固定的任务,如专门负责整理实验器材或者专门负责做实验。但我们不可能只要求一个学生来做实验而其他人只做观察者,所以我要求实验员主要负责实验操作,其他学生辅助并观察。这样不太明确的任务分配,有些学生常不知道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就容易导致无所事事和混乱。从教之初,我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实验刚进行到一半,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已经无事可做,开始移动到其他实验桌上凑热闹,这使得课堂秩序逐渐混乱起来,久久不能平复,极大影响了学习进程。
这样的经历令我意识到为每一名组员安排任务的必要性,然而每次实验前反复交代任务分配又显得过于啰唆,因此我安排各个小组中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并专门利用时间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思考如何在实验时根据组员的不同特点,以实验员为核心,分别安排其他成员以不同的职责。完成各项实验后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器材则交还给专门的材料负责人,防止分散注意力。通过对组长的专门培训,实验中的总体纪律得到了改善,我终于有精力重点关注那些课堂上的“小调皮”了,专门听听他们的观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指导改正,确保他们以及其他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以此建立灵活而有序的实验秩序。
二、自然过渡,让动静相宜起来
“为什么要学习下面的内容”是学生把注意力继续集中于学习内容之前,需要自我解答的一个问题。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光凭小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及思维逻辑将课堂上获得的经验组织并表达出来,有时是难以胜任的。此时就需要教師合理地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厘清思路,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结果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明确实验结论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语言、图文帮助其表述,以保护学生持续探究的积极性。
对于如何做好这一点,曾有一位语文老师这样提醒我:一两句浅显易懂、自然流畅的过渡语,常常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清两个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实际课堂中,我发现确实只要经常使用如“因为...所以...”这样承上启下的句子,在转换教学环节时台下原本四处乱瞟的目光会更多集中到讲台上。可见这的确能较好地理顺学生的思路,避免逻辑混乱,从而减少注意力涣散现象的发生,以学生的“心”管住他们的“行”。合理设计教学语言尤其是过渡环节的语言,在让学生弄清每一个学习活动的前因后果、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的同时,也会使教师更好地厘清教学思路,无论由静入动,还是由动入静,都显得圆润流畅、水到渠成。
三、制造噱头,让气氛活跃起来
在科学课堂上,并不只有实验、讨论这样一些热闹的环节,还有像记录、阅读这样一些需要静下心来的部分;即使是做实验,也并不是每一个主题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当学生们安静下来又需要重新动起来的时候,如果活动内容不够吸引人、气氛不够活跃,那么教学效果必然要打折扣。曾经听过这样一堂探究课,整堂课上教师语气平稳,台下秩序井然、鸦雀无声,各个教学环节顺利完成,但围坐的听课老师有些却已经昏昏欲睡,定力更差的小学生,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在借班上课或听课教师较多等学生比较拘谨的环境下尤为常见。
此时,一点小小的“噱头”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活跃气氛、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为课堂增添亮点的作用。在我身边就有许多老师运用这样的方法。善于音乐的老师可以拿出一两件乐器弹奏几下,或者唱上几句;幽默的老师会说上一个笑话;富有创造力的老师干脆表演一个魔术,寓教于乐;而我总是准备一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具,用于在教学进入到中后期时呈现。这种教具通常都是新奇有趣又紧扣教学进度,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能巧妙地将其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例如在《光的反射》这一课,我在教学中后段呈现了光的反射演示仪这一教具,清晰可见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倍感新奇,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如此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小“噱头”,总能在平静中激起层层欢快的涟漪。
如果没有时间准备材料,教师的语音语调、精神状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全班的精神面貌。在过往的教学中,每次精神爽朗时上课,学生们必然回报以热烈与活泼;相反情绪忧郁、精神不振时上课,学生则大多萎靡、涣散。长久下来,我告诫自己不论心情如何,在课堂上务必投入最大的热情与笑容,将最阳光的一面展现给学生看,充分发挥教学魅力,将积极快乐的气氛带给学生、感染学生。通过正面的精神状态让学生与自己连为一体,班级气氛就容易随着教师的状态而起伏,或热烈或宁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课是一门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科目。为了在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成教学目标,需要学生的思维在动与静之间频繁的转换状态。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较容易脱节,因此,能够有效调控学生的精神状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通过权力下放、组长负责的制度,通过科学流畅的教学语言的导引,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与课堂“花招”的激励,学生的兴趣自发地提高了,才能全心投入学习活动,真正建成动静相宜的有序课堂。
【作者单位:常熟市五爱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