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云南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春林

  摘 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云南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认知、参与情况以及活动条件等,发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 中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1 问题的提出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199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体育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1]近年来全国学校的体育改革和体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方针和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在我省一些中学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课外体育活动的深度与态度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旨在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准确、客观的科学依据。
  
  2 调查的基本情况
  
  2.1研究对象
  云南省昆明(4)、玉溪(4)、楚雄(3)、大理(9)、昭通(3)、保山(3)、临沧(3)、西双版纳(2)、迪庆(3)、怒江(4)等十个地州的38所中学(城市31所,农村7所)的学生(完中24所,高中11所,初中6所,地州级15所,县级16所,乡镇中学7所)。
  2.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认知、参与动机、参与的时间和次数、参与校运会的情况、影响学生进行活动的原因、场地器材的供需等。
  2.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的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法。从2007年11月10日到2007年12月20日止,共发出调查表800份,回收754份,回收率为94.3%。
  (3)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处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关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影响体育活动的原因
  
  根据表1、2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方面学习负担占了28.1%,说明学生有较重的学习负担,仅次于兴趣(占36.9%),但从心理上分析,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绝大多是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总人数的89.5%),不喜欢的是少数(仅占10.5%),其中,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要高于女生,男生占60.9%,女生占49.1%。从影响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男、女生比较集中的意见认为,能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是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学生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需求,但是由于学习负担太重,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兴趣,加之活动伙伴、技能、教师、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了中学生的健康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应切实加强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一要保证学生进行活动的时间,二要合理安排有限的运动场地,三要充分开发、创造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小型多样竞赛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活动质量[2]。
  3.2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与参与动机
  
  从表3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可以看出,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男生稍好于女生。大部分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认可态度,但仍有0.8%的中学生不同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部分中学生因为体质、身高和缺乏技能原因,缺乏自信,不敢参加体育活动,还有部分中学生对参加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无所谓态度,占11.5%。从表4的数据看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存在问题,只有26.5%的中学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休闲娱乐占44.7%,休闲娱乐是主要参与动机,说明学生平时身心负荷太重。中学生从生理、心理上都是正在发育成熟的时期,参与动机应该主要是强身健体,因此云南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有待转变,应引起重视。
  3.3关于参与和没能参与校运会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表5、6的调查显示,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是学校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群体竞赛活动,校运会的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对田径运动会投入精力多,时间得到保证,在组织上也作了精心安排。由于项目专业性强,比赛讲究正规,运动水平要求高,成绩、名次意识强,能参加校运会的中学生只占30.6%,而69.4%的学生不能参与,校运会实际成了少数人的竞赛活动,多数学生在田径项目上能力差或不喜欢田径项目,就没机会参与活动,只能当观众。因此,每年比赛虽然都有结果,但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功能。学校每年搞不少群体竞赛,投入也不少,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实际上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机会参与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这固然有组织上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观念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体育工作的观念、出发点,离“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弊病之一。
  3.4关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调查
  
  国家教育部要求学校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并提出搞好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3],而表7、8显示,云南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每周1―2次占50.0%,3―6次以上的学生占25.2%,偶尔参加或不参加的占24.8%。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数在30―45分钟左右,只有20.6%的活动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说明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每天1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每周参与活动的时间也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每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都高于10小时。
  3.5关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供需调查
  
  充足的场地、器材设施是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从表9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供求情况还不能满足绝大多数中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只占19.9%,37.3%的学生因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其活动的需求,无法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放弃了课外体育活动,说明客观条件的影响是一个应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4 建议
  
  很显然,就云南省目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切实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必要的重视,而不能偏废。
  4.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同时要加强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作用与意义,组织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真正让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保持每天不低于1小时;适当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增强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养成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的快乐。
  4.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置课外体育活动的专职人员,使活动有人具体抓,使活动得到时间的保证,使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得到加强,提高课外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4.3云南尤其是农村和山区经济相对滞后,体育场地、器材的设施有限,加强对体育的资金投入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要使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条件。同时教师要根据有限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充分灵活运用,使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4.4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一定要多样化,既要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开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传统球类项目,又要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开展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型多样化的竞赛项目,用心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竞赛组织要提倡协作和团队荣誉,让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融入集体,找到自我。
  4.5建议每年举行的校运会要突破传统田径赛的框框,运动会可以以田径项目为主,同时设置各类技术要求低、普通学生都能参加的项目,以及师生同乐的项目。增加团体项目的比例,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融入到健康、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中。
  
  参考文献:
  [1]张外宏,孙洪涛,蒋先龙.体育科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0:473-476.
  [2]陈小蓉.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9,(6):50-51.
  [3]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