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组合作学习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春宏
摘要: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分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化学分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活动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采用积极的科学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配合完成学习任务。所谓分组合作学习就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的活动。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分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对化学分组合作学习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实在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不足,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部分成绩差的同学,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互教互学、相互取长补短之目的。
在化学课堂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深刻、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各抒已见,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怎样合理分组
在组建小组时,教师首先要对班级学生素质情况有所了解。如性格方面:包括兴趣爱好、活泼程度、是否热心帮助别人等。能力方面: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在对学生素质综合评定后方能分组,分组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组时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小组长,这是分组的关键。小组长一般由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可由教师任命或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小组的人数即为班级分组的组数,一个50多人的班级,小组人数以8―10人为宜,一个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正组长主要负责活动安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等,同时也是本组学习交流时的发言人;副组长主要负责维持纪律,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进行,同时负责记录学生在分组学习中的表现与合作态度等。
再就是确定组员。一种办法是教师组织安排,即由教师按学生个体的成绩及大体素质分组,做到各活动小组之间整体水平相当,小组内成员素质互补。另一种办法是由学生自主选人,即让各小组长按一定顺序在班上一个一个公开召集“自然”形成。也可以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组员。组员的确定应以尊重学生的自愿为原则。组员人数以6―8人为宜,组与组之间人数应大体相等,素质无明确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小组建成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平等互助。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要适时组织一些化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便于今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
三、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化学教学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促进者”、“咨询者”、“引导者”、“组织者”等角色。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要求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各自的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化学分组讨论时要求发言者言之有据,言之有理,通过讨论形成集体的共识。这样可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和时间探讨,避免少数学生“言霸”包场现象。
2. 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讨论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诱发学生去发现创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 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合作之中去,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梳理,找出具有代表性或难度大的问题先解决。最好通过引导、提示由学生自己去探究。
4. 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论哪种类型学习活动,都会有一些积极参与者,也有一些被动参与者,甚至还有根本不参与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激励方法,把学生引导到正常的活动中来,尤其“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真诚地关怀,耐心地指导和不断地激励,想方设法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与喜悦,让所有的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5. 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主见、激发学生的创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气氛,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分组合作学习实践的尝试
化学新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实际应用的化学问题,是开展化学分组合作学习的好素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相互研究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果共享,使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在授完“化学实验”(选修6)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了一项实践活动:测定学校周围大气中SO2的含量。事先让每个学习小组制定好实验方案。实验要求每小组要在学校的不同位置多次取样测量。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两个学生负责取样,两个学生负责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两个学生负责记录、计算,正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副组长负责数据检查。活动中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弄脏了衣服,有的忙得满头大汗……经过30多分钟的共同努力,各组很快得出了实验数据,并运用化学原理计算出空气中SO2的含量。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在现场观察指导,及时解答学生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实验结束后进行班级交流,由各小组长汇报本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结束时间及本组学生合作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各小组活动进行了综合评估,当然以表扬为主。最后由全班学生举手表决,评出本次分组合作学习的优胜小组。
这样的活动巩固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增强了竞争意识,也充分体现了分组合作学习的独特魅力。
分组合作学习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手段,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它并不是万能的,更不能无限地使用,要正确处理好它与各种学习理念、方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进行整合,使它们之间相互兼容互补,才能相得益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