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柳
摘 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地学习每一篇课文,使这一学习过程也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课堂讲授应包括对语篇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介绍、语篇结构的分析及文章中其它细节部分衔接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对课文中难句、语法、词汇的局部讲解。
关键词:语篇 连贯 英语课堂 衔接
一直以来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研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课堂教学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由此也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对语言的教学过程,除了向学生传递语言知识外,还有很多语言以外的文化知识的交流。威多森(Widdowson)在他的著作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中说:“在外语教学中,要教授其他所学学科的内容,例如,学生除了学习语言外,还学习其他的专业,如政治、历史、法律等,那么他就可以学习政治英语、历史英语和法律英语。”这样学生所学的内容才具有实际意义,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这篇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中心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把课堂上的英语教学过程与实际语言环境更好地衔接和连贯呢?在此,我从语篇连贯的角度谈谈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我们所面对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连贯的语篇,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也要使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形成连贯的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一个语篇。就此我从课堂中教师演示阶段(Verbalization)(Penny Ur, 1996:11-44)的教学做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在这一学习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把这个本身连贯的语篇从整体上用连贯语篇的方式解释出来。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注意力通常放在句子、语法和词汇上,而忽略了一篇篇的课文通常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句子,而是一个正常的语篇。所以,对大学英语课文的学习,不能只是讲讲句子、讲讲词汇的用法、翻译几个句子,而要引导学生做“连贯”的学习。
首先,在以一个适当的话题引入课文后,教师一般都需要介绍一些语篇产生的背景和环境知识,这包括描述语篇的文化背景和情景语境。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以下称《新视野3》)第4单元A篇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一文是一篇文化背景知识极强的课文,其中对美国的历史、政治、外交、艺术、人民生活和思想等,学生多半只是略知一二,因此,教师很有必要系统地让学生详细了解其背景,学习其文化特色。另外,还可以在此引入中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作文化对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所学语篇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还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从情景语境的方面描述,则要按照三个情景变项: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Halliday & Hasan,1976: Cohesion in English)如,《新视野3》第1单元A篇的The Expensive Fantasy of Lord Williams中,话语范围是一个政府职员Williams为实现幻想被贪婪驱使挪用公款,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话语基调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新闻记者(作者)和读者,记者作为信息掌握者,读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第二层次是Williams挪用公款的目的和用途以及由此造成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其反应。
话语方式是书面语,新闻报道,报纸媒介。
这样一分析,再指出文章中的相关语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文体、核心内容、人物对象都会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比如,文章第一句“Tomintoul,Scotland - On Sunday night at The Grouse’s Nest...”教师就要跟学生指出这里提出了时间、地点,并且用了破折号,是明显的新闻体裁的开头。像这样作情景语境分析,既有利于下一环节中细节学习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结构。因为每篇课文的语篇交际功能不同,其主题、内容、体裁、语言表现形式,甚至于作者的风格都不一样,所以其语篇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大学英语教材上的课文,虽然其语体各不相同,但通常都有不同结构形式的表示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从语篇部分衔接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课文的结构。这些衔接关系包括:相邻问答对、话语转换、片段的寓意关系、不同层次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如上面提到的那篇课文The Expensive Fantasy of Lord Williams,这个语篇属于一个独白,没有相邻问答对和话语转换,但存在不同层次的语义关系。作者为了提高语篇的客观性,除了自己对事件进行描述外,还穿插了村民、主人翁自己的话语,以参与者的口气来对事件进行叙述,从而提高了故事的可信度。而作者以十分客观的态度记述,没有过多地投入个人的情感和评论,更突出了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另外一个方面,从语篇的语类结构上讲,语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故事的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参与者的身份、事件的简单概括。第二部分是参与者之一村民们对主人翁的评价。第三部分是时间、主要的参与者Williams的主要犯罪事实及赃款的去向。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Williams现出原形,但给警察局带来了巨额损失。这个结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满意的,其新闻价值也很大,再次提醒人们诚实正直的重要性,明白如何正确地拉近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此讲授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和事件发展和内容息息相关,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此基础上要帮助学生学习语篇衔接的规律和机制,其直接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课堂以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灵活运用。在Halliday和Hasan的Cohesion in English (1976)中提出的20多条衔接原则,这些原则和规律应该是语篇分析教学的重点。这里就几个主要原则来分析其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是指称:代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用法,汉语对代词的运用比英语要少很多,因而要尽量消除母语的干扰,以衔接为原则,结合上下文来看,如“...I do not mind this emotional battle, that in fact, it was a privilege she has allowed me,...”其中it一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出现在前文――就是“emotional battle”。这个正是英语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衔接的一种语言手段,是值得课堂教学中指出的。第二是词汇衔接。这里用一个例句来说明:Introduction: This traces the developments in dialectology in recent years. (McCarthy,1991:38)这里的This不能换用Introduction,因为在英语中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This指代Introduction属于词汇的反复使用,这样的用法也可构成全文脉络的一个整体上的衔接。第三是省略和替代,它们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共同特点之一,在不同的语言中,其方式也不同,以省略为例,英语中可以省略的成分是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和小句。如下面这句话:I like the red dress, but she preferred the yellow.这句话末尾省略了名词dress,语言显得更加简练,是英语中常见的,它不仅可以用在一个句子中,有时在文章段落之间也会出现,以构成上下文的衔接。
以上提到的几种隐含的规则在学习和教学中都不容易发现,现成的语法中也没有介绍,所以需要教师们注意总结这些特殊的教学规律以熟练地运用于课堂。
此外,在讲解文章细节内容中,对句子结构的分析等学习已经是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做得很好的,在这里就不重复讨论。
总的来说,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讲解每个语篇的过程也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语篇,从课文这个语篇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介绍,到语篇结构的分析讲解等,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具有明确的衔接性,更深入地掌握全篇,也更好更全面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 McCarthy, Michae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Halliday, 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3] Ur, Penny,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2000.
[4] 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UP, 1978.
[5]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7] 张应林.语篇分析学[Z].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张得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