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建设中衡阳市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不足、发展不当、发展不平衡,农业源问题要通过发展和引导来解决。本文试通过对衡阳市农村环境问题的分析,探讨当前衡阳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衡阳市;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村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近年来,衡阳市通过组织实施农村道路通达工程、饮用水改造工程、河塘疏浚工程、卫生改厕工程和垃圾清运工程,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由于农村幅员广阔,污染的情况和原因又复杂多样,过去较长时间以来形成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很难设想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衡阳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工业污染相对突出。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产生的“三废”增加了对农村的排放量,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有的乡镇为了增加税源,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向污染型的项目开发敞开了大门,部分化工企业迫于城市环保政策的压力,纷纷向农村搬迁,增加了农村新的污染源;大部分乡镇企业受技术飞人员、财力的影响以及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污染治理没有到位;也有个别乡镇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想方设法应付环保部门的检查,虽有治污设施,但存在着闲置不用和偷排现象;上述这些现象在衡南县松江镇比较突出,密集的化工企业对该镇的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大气污染臭气难闻,植被破坏惨不忍睹,一床蚊帐最多挂半年就腐烂等。再者,乡镇餐饮业、加工业大多采用煤作燃料,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目前,现有的乡镇企业“三废”排放总量已大于农村环境承载能力。
  2.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衡阳是农业大市,农村农药、化肥、农用塑料地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剧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衡阳市全年化肥使用量,每公顷已达340公斤纯量,比指标值280公斤高出20%以上。据一个乡镇农服中心主任反映,以往全镇防病治虫全年在 12-14万亩次,现在已增加到20万亩次以上。水稻病虫防治从常年的4-5次提高到7-8次,个别农户多到十几次,生产的粮食自家都不敢食用。还需值得注意的是,农民错用、乱用、滥用农药的现象不断增加,尤其是有些国家已经明令禁用的剧毒高残留农药,通过不规范市场的非正常流入和使用,实是祸土祸水祸谷祸人。此外,秸轩焚烧问题也表现得相当突出。最近几年,虽然采取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焚烧、农业部门推广秸轩还田技术减缓焚烧等措施,但由于现在农村秸轩利用率极低,就连喂养牲口、盖房铺圈几乎不用秸轩,使之收效甚微。收谷时节烟尘四起,不仅危害人体,妨碍交通,同时板结土壤,减弱地力,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一大公害。
  3.生活污染隐患加大。集镇街道常住人口逐年增多,生活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饭店、浴室、家禽宰杀加工废水自然排放,通过集镇周边的河渠成为排污通道,形成一条条臭水沟和一口口臭水塘。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倾倒或直接排向河塘,露天粪缸、简易厕所作为积蓄粪便的主要方式,难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垃圾乱倒、废物乱扔,也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4.水源污染日益严重。长期以来,农讨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随着农村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据环保部门对农村饮用水抽样检测,其中地表水受微生物、有机物的污染严重,耗氧量、细菌总数、大肠茵群超标较多,地下水铁、锰含量过高。由于水源恶化,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导致疾病流行,爆发传染病等危害。有一个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近 7 年来征兵工作,竟无一人通过体检。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就连以前相对安全的地下水,都因为地表污水的渗透和过度的开采,其水质和水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有与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相似的部分,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农村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防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将工业上的结构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和源头控制、全程控制、总量控制的方法,引入农业和农村的环境保护,但更应注重其不相似的部分,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办法,农业是以生物生产过程为主的产业,必须更加注重生态规律,更加注重环保惠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只能用发展和引导的方法来解决。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多方面建立农村环保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 。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进行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考核。二是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三是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向县市以下延伸,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各乡镇要建立环保工作站,明确环保监督员,确保农村环保工作有机构管有人抓。四是建立村规民约。按照“政府领导、部门支持、村民自治”的格局,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采取“门前四包”、聘请兼职保洁员和环保自愿者、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等方式,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保。还可以通过行政行为,推进四项工作:第一项,建立“户包家前屋后、组包庄内庄外、村包沿河沿路、单位包驻地四周”的卫生保洁体系;第二项,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加强集镇街道卫生公厕和企事业单位卫生厕所的配套改造工作;第三项,落实农村病虫防治专业人员负责回收农药包装袋、瓶,进行集中统一处理的制度;第四项,积极探索推广作物秸杆回收利用技术,有效控制秸杆焚烧现象。   2.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治理建设资金。农村环境污染,没有有效的治理模式,存在技术、经济障碍,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并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同时,充分利用各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采取政府、集体和个人各自承担一定比例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村、农户、企业建立生态果园和沼气池、垃圾临时堆放池等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3.加大综合管理力度,多角度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扮好京剧中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角色,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环保监督管理部门要从招商引资项目的引进、评审、准入上把关,落实好“三同时”。特别应严格控制化工及其他重污染项目进入,保护好一方净土,对现有极少数“三废”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加强监管,限期整改,对令禁不止的依法处罚或责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强化为农服务的“公益性”职能,搞好各项农业技术指导尤其是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施肥用药技术指导工作,为农民种好田、田园保洁净,当好向导、谋士。在化肥、农药销售市场监管方面,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坚决打击发布虚假信息、违规销售禁用农药、坑害农民的不法行为,并认真落实农村经销人员执业资质审核制度,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解决乱用、错用、滥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关于农村水利建设,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农村河道清淤和河塘整治工程,坚持数年,逐步达标。对过境水体的外来污染源,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与相邻区域的联系和沟通,商请他们采取减排截污的相应对策。
  4.加大意识提升力度,多层面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农村环境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广大农民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要注重两个提高:一是环保意识。要营造爱护家园、人人有贵的浓厚氛围,使大家知荣知耻、择善而为。例如,司空见惯而又令人头疼的乱扔垃圾问题,是否可以通过采取学校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学生教育家长、带动家长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垃圾分类方法传导给每一农户 。让农户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习惯,使果蔬皮叶、肉禽毛骨等可降解的垃圾通过一定有机处理后还田,而把少量电池、玻璃、塑料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存放起来,由村组集中收集。这既有利于增强农田地力,也有利于节省“组保洁、村集中、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模式运行的成本。二是科学意识。这方面主要靠农技推广和指导工作到位,科学施肥用药,减少污染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施问超等.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态势[J].污染防治技术.2010.06:27-34
  [2]张小莉.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农业考古.2007.03:124-126
  [3]梁德荣:农村环保工作亟须强化[N].佛山日报,2007.09.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897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