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绪畅达,文意飞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写作是语文的灵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每个学生拥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将思维的火花展现于优美的文字下,如甘泉一样清冽透彻,如花木一般鲜艳夺目,如海一般浩瀚广博。
  关键词:写作;方法
  一、现今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几点困惑
  1.学生的思绪堵塞,写文章字字艰难。肚里空空无货,下笔似有千钧重。
  2.学生的文章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犹如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产品,空有其貌,而无其里。
  3.学生行文淡如一杯白水,流水账般的文字向你“娓娓道来”。
  4.作文的题旨往往停留于表面,立意肤浅简单,不深刻,自然文章之情也不足以动人。
  二、循序渐进,化文思之“尴尬”为“泉涌”
  (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遥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习的点滴积累在于平时,而初中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
  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引导上要提出明确的方向,阅读篇目的选择上并不是越广泛越好,而是要精挑细选,阅读经典篇目,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新教材统编版,要求初中三年要完成32本名著的阅读,这是对于初中生阅读量的一个硬性要求,32本名著阅读的积累也能够扎扎实实打牢学生的文学基础。
  当然学生也不能仅仅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也定需事事关心,把握时代的脉搏,养成听新闻看报纸的好习惯,掌握国家大事,悉晓时代热点,关注社会痛点,这样下笔之文方能有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广度,有着睿智的哲思和情感;而不是白水一杯平淡无味的文章了。
  扎实的阅读积累,不再使学生肚子空空如也。作文的题目如同开启货仓大门的钥匙,只要一直保持货源充足,就不怕缺货,断货的困扰了。
  (二)勤于练笔,将点滴思索记录
  再锋利的宝刀,久不经沙场,也会腐蚀生锈;再肥沃的土壤,久不经灌溉,也会荒芜。常不练笔的学生,一上考场拿到作文题目就慌了阵脚,败下阵来。行文匆匆只为应付而已,文章謀篇布局杂乱无章,立意很难新颖深刻,只能肤浅地停留于表面。语言枯燥,干涩,无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将学生的惰性根除。在平常教学中,老师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学生练笔的机会。例如,小小材料化成文,材料可选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件时事或某个现象。让这些材料触发学生的思索,让其根据材料,自选立意写成短文。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个灵感的的火花,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不管是读了一本书籍,对你心灵的触动;或是对时事的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抑或是看了一场电影,对你的启发等等。
  将课堂延伸到课后,例如在马致远的《秋思》,寥寥几笔,秋日的寥廓深远,游子的思想情切变全部的融入其中。以此为引,让学生可以根据这首小令,让学生做一个课后的拓展和补充,想象词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融入作者的心情,结合作者的背景等材料,从而可以化为一篇优美的散文。
  (三)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初中生由于阅历尚浅,思维往往不够深刻,考虑问题也不会那么细致全面。但这样的思维模式放入写作之中,所导致的结果是作文立意肤浅片面,文章毫无质感。
  江苏省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车来车往,车总承载着点什么”,请以车为题,自拟题目,自选立意,写一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满分作文令我印象深刻,作文题是《人生如路,赶快上车》。作文谋篇布局新颖,不落俗套。它将人生分为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都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意义。童年—脚踏车,象征着母爱;青年—单车,象征着无忧的青葱岁月;中年—不断变换的跑车,象征着欲望;暮年—手推车,象征着看尽风起云涌淡然处世的智慧。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平实质朴,最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深刻独特的立意,立意不仅精准贴合了“车”的主题,而且阐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车”的象征意义,文章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完美地结合,让此篇文章脱颖而出。
  现在的学生写作有的时候太拘泥于形式,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的是一颗勇于创造的心,而不是毫无灵魂地生搬硬套。人类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推陈出新的创造,老师要把学生从禁闭的象牙塔中释放出来,不能让他们只能在塔中观天,要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造。语文中写作是最能迸现思维火花的平台,老师何苦于给学生固定的套路模板,让学生们去依葫芦画瓢呢?诚然这样做可以短时间内提高考场作文的成绩,但时间一长无异于扼杀了他们那颗创造的灵魂,使得文思变成永远跳不出条条框框的一滩死水。鼓励学生们勇于去创造吧,让思维的火花迸现,让作文的平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平常的写作教学中开放式思维的训练也很重要。例如语文的主观题一样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回答,并不只有单单一面。同样作文更是如此,给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则材料,要引导学生去从多方面思考。例如有一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为“让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拿到题目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青春的绿色”,何谓青春的绿色?青春的绿色可以是青春的青涩懵懂,也可以是青春的朝气蓬勃,亦或是青春的永不言败,还或者是青春的奋斗拼搏……;何谓“征途”可以是决战中考的路途,可以是克服挫折的路途,可以是自我成长的路途,也可以是收获满满的路途……开放的思维,多角度的思考,拓宽思维的广度,永远不会让你的文思枯竭。
  作文中常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最能表情达意,也最能训练思维的深度。例如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来表达题旨,抒发情感。一般的写作训练中亦可以和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件事情上抽丝剥茧,逐层分析,从而细致地去思考问题。
  (四)字斟句酌锤炼语言
  作文的行文最忌讳冗长拖沓,犹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行文宜干净、简练,行有余力者再将用优美的辞藻将文章锦上添花。
  在平常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常有概括语段,或者提炼题旨的题目。这类练习同样对写作也非常有帮助,高效的概括能力、提炼能力,不仅可以让你的语言简洁凝练,而且让你的文章剑有所指,表达的题旨也一目了然。
  学会如何去表达也是非常关键的,心有所思,却不能付之于笔端,文章往往不知所云,让别人看了一头雾水。选择用恰当的语言去表达,如何去选用恰当的语言呢?首先第一点文字要通俗易懂。文章并不需要你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平实质朴的文字也能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第二点,合理地去组织语言文字,多余的地方就删去,必要的地方需留下,文章需要有详有略,这样文章方能有层次感,突出中心。第三点,多积累,读作品,看范文的时候,可以吸取他们谋篇布局的经验,来去行文的优点。
  锤炼语句,老师可以带学生们进行对比作文的训练。同一主题的文章,将好文与次文放在一块,不仅高下立现,也更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两篇文章的优缺点,好文语言上的洗练生动,次文语言上啰嗦繁琐。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训练他们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三、结语
  写作能力的提升并未一朝一夕,积累知识储备,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字斟句酌的锤炼语言都需要持之以恒。事成贵于恒,事成宜缓不宜急,老师耐心导之,学生坚持练之,这一只妙笔才能绘出四季明媚,人生五味。
  参考文献:
  [1]叶玲 杨丽.基于课文范例提升初中生作文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6.5
  [2]曹凤香.巧用智慧让初中生作文激情飞扬[J].考试周刊,201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