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语用标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如何做好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是当前翻译工作者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标准,对于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民俗类非遗项目;翻译标准;语用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02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是世界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中日益积累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部长雒树刚2017年12月23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讲到,目前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总数达39项,居世界第一[2]。但是文化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1372项,也就意味着我国绝大多数宝贵的非遗文化不为世界所了解。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加强非遗文化项目的对外交流,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成为了当前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非遗翻译现状
借助中国知网平台,课题组梳理了2006—2017年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一百余篇文献,得出了以下结论。(1)随着国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自2006年起学界开始认识到翻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2)近十年来,学者们在非遗的宏观研究及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讨论了非遗文化外宣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讨论了非遗文化翻译的难点等。(3)目前以翻译工作中对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专题研究关注不够、存在重理论、少实践的现象,缺乏语用学理论的指导。
基于上述背景,课题组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河北民俗类非遗项目为例,进行了民俗类非遗项目的英译实践。课题组参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整理了河北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称80项,河北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80篇,完成了英译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非遗文化项目的翻译标准。
二、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有意图的互动,决定翻译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翻译的目的。弗米尔认为: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1)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2)目标语环境中译文交际的目的。(3)使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目的[3]。对同样的翻译内容,译者会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译本会大相径庭。
虽然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但由于对中国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西方铺天盖地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和分析,充满了偏见和误解[4]。可见,中华文化外译的工作者们任重道远。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翻译工作的目的在于向世界展示某一区域的特有的民俗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搭建起文化桥梁,以实现更好的民族间的对话。因此,民俗类非遗项目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文本翻译。
三、民俗类非遗项目英译的标准研究
翻译标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从严复的“信达雅”到“等值标准”“等效标准”,似乎没有完全一致的定论。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翻译包括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与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何自然认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就是“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原文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社交语用翻译则是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5]从这个角度来讲民俗类非遗项目翻译应该既满足语言层面的翻译又要实现跨文化的社交语用目的,其翻译标准要高于其他文本的翻译。
(一)顺应读者认知为导向的标准
巴斯内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和奈达所倡导的“读者反映论”都充分论述了读者的感受对于检测译文成功与否的重要性。民俗类非遗的翻译说到底是文化翻译,我们的翻译目的之一就是介绍我们特有的极具区域性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由课题组成员发现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其译文并不易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以读者认知为导向,从语言结构层面和文化语境层面尽量顺应读者的认知,以提高译文的可理解性。
受多种因素影响,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层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表达重意合,一个句子常有多个动词,而英语重形合,一个句子以一个动词谓语为支撑点,其他动词或以非谓语形式呈现,或在从句中作谓语。翻译中要重视对英语语言结构的顺应,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语言、句式、语篇。汉语中多“连动句”句式,一个主语带有多个短句。如针对石家庄新乐市的伏羲文化的英译中有这样的句子,“伏羲文化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公元前2436年,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上世纪末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祭祀仪式。”(译文:With a long history and originating from 2436 AD, Fuxi sacrifice became an influential ceremony in the last centur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上面的汉语句子中每个短句都是简单的动宾句,翻译成英语时都翻译成并列句式难免造成句子的失衡。而将短句子处理成状语或者定语,用来修饰主语,或者改成伴随状语,单独成小句,译文句式更加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易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二)顺应民俗文化翻译的语用目的
做民俗类非遗翻译的目的是“讲好中国故事”,单纯考虑读者的接受度而忽视翻译的语用目的也是有失偏颇的。阿瑟·韦利在翻译《西游记》时,为了避免译文中出现理解障碍而对书中涉及民俗文化意蕴的内容做了大量删减,导致译文和原著差距巨大,出现了上下文衔接问题,章节支离破碎,甚至书名都被改成了《猴子——中国的民俗小说》(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这种做法可能增强了译作的可理解性,但是以牺牲原著的可读性及文化性为代价的,并不能有效增加目的语读者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反观近年来,外国文化原汁原味流入中国,像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文化,很快被接受并欣赏,可见扩大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才是解决文化翻译障碍的手段之一。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中有些专有词汇或者文化意象在西方没有,甚至是不为人们欢迎的。如二十四节气的表达、人名地名在翻译的时候不妨采用直译/音译/直译、英译加注等方式。总之,译者应该秉承“以读者为导向并达到语用目的”的翻译标准。首先,能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字面意思;其次,能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激发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再次,要尽量保持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尽量保证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不丢失文化意蕴,以实现民俗文化翻译的语用目的。
总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任重道远。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需要整合地理、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了解文化内核,结合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翻译的语用目的等因素,将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和英语语言有效结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学者和译者们的广泛关注,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翻译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够给这项工作带来一些启示,给译者们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E%E7%89%A9%E8%B4%A8%E6%96%87%E5%8C%96%E9%81%97%E4%BA%A7/271489?fr=aladdin.
[2]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224/c64387-29725402.html.
[3]林继红.翻译标准的语用学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6).
[4]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1).
[5]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学刊,2002(3).
【作者简介】
王钟锐(1980~),河北省廊坊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翻译、语用翻译;
马春兰,河北省廊坊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翻譯、语用翻译;
任利红(1981~),河北省廊坊市人,廊坊市群众艺术馆,研究方向:非遗保护与传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