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卡网红”为哪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好友发出一条朋友圈,“排队三个小时,终于吃到了网红餐厅,打卡留赞”,然后配上了几张“美颜+滤镜”后的菜品,确实光彩夺目、让人垂涎。现在,我们身边常会遇到这样热衷于“打卡网红”的现象,不少人为了买一杯奶茶或一种糕点而排起长队,短的一小时,长的能到三四个小时,甚至还催生出了“奶茶黄牛”“排队饭托”等令人啧啧称奇的职业。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早不是奇货可居、一物难求的时代,这样供不应求的局面实在令人吃惊。自媒体时代的“网红”现象已然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审美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红”主播月入百万、“网红”店铺门庭若市、“网红”景点游人如织……我们不禁要问“网红”的吸引力到底何在?
  当然,作为“网红”,自身要有吸引人的特色亮点,对人来说是有颜值、有才艺,对店铺来说则是有创意、有风格,但这还不足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深究原因,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仙的接地气、贵的很亲民”,这正是“网红”吸引力的倍增神器。对此,可以从心理学上的两个理论来理解:一个是人际关系理论中的“接近效应”,一个是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接近效应说的是人容易对和自己接近的人产生亲近感,这种接近,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上的接近,还有心理距离的接近。而驱力理论则指出,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时,对我们的吸引力才会最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才会鼓动人们去努力。无论是草根出身的“网红”主播,还是城市街角的“网红”小店,都来源于平凡大众的生活之中。他们不像一线明星让你觉得高不可攀,也不是米其林高档餐厅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人们自然容易被吸引,“网红”的红,是接地气的“红”。
  那么“打卡网红”又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心理动因呢?
  1“打卡网红”实现了谋求个性与遵从共性的统一。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我们既有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本能,也有在群体中寻求自主独立的需要,“打卡网红”很好地满足了这样的矛盾需求。网红店铺或者网红景点具有典型的“小众”特点。到网红地去打卡,能给人一种发现了新大陆、自己品味独到的感觉,从而满足了自身个性独立的需要。同时,网红地又受到了小部分人的热捧,“有口皆碑”的选择总会让我们觉得也这样做不会错,这其实就是一种因为抉择困难而导致的从众。总的来说,“打卡网红”和追求潮流是很类似的一种现象,不从“大众”而从“小众”,从而实现了自身独立性需要与归属需要的矛盾统一。这正符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所以“打卡网红”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2“打卡网红”带来了满足“社交需要”的附加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和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打卡网红”,“打卡”才是关键。光自己体验到了还不够,人们希望把自己的状态、体会分享出去,这就带来了“社交需要”的满足。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到了网红餐厅,饥肠辘辘地排了很久的队,但是等到菜品上来,大家最先动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机。饭菜怎么样待会再说,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或者微博才是真正的“开胃菜”。在满足口腹之欲的生理需求之上,打卡网红给人们带来了增强朋友圈热度的附加效果,甚至对一些人来说这种社交需求的满足,对他们产生的驱动力更强。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的朋友晒出了自己的打卡,不妨给个评论或者点个赞,这会有助于双方的人际关系发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们发出的一个社交信号,他们是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回应的。
  3“打卡网红”之后,人们往往会对回忆进行积极的重构。人们习惯性的看法是认为,记忆就是我们把经历过的事情存进大脑中的资料库,就像录像机一样准确。然而心理学研究却发现,我们的回忆并不总是对原有信息的准确回顾,反而加入了很多主观构建,尽管我们自己觉得确信无疑。也就是说,我们是用自身当前的感受和期许将许多不连贯的信息碎片整合起来,重构了我们的记忆。心理学家瓦利恩特就说过:“发育成熟的毛虫,最终变成了蝴蝶。然而,随着他们形态的变化,蝴蝶的记忆也逐渐走了样。他们只记得自己从前是只小蝴蝶,而不是什么毛虫。”这也就是我们回憶时的美化作用,心理学家形象地把它称作看待过去的“玫瑰色眼镜”。美国作家保罗·泰鲁也说过“旅行只有在回味时才是迷人的”,其实也正是这样的道理。人们“打卡网红”之前,往往带着很高的期待,为了成功打卡,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我们内心是很希望网红地点是“物有所值”的。再加上我们还要去满足自己心理的分享需求,便更会以一个“玫瑰色的眼镜”来看待自己的打卡经历。所以多数人发完朋友圈之后,被再问起打卡过的网红地点怎么样,他们的回忆往往好于实际情况。这倒不是在说谎,而是他们确实感觉如此,他们无意识地美化了自己的打卡经历。遗憾的是,这样就让他们给别人传递了不客观的评价信息,自己也倾向于继续打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3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