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与“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质量和接受效果,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用情理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的提升。本文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情理教学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情;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64-02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目的是提升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质量,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学中将情理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课程内容,保证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政治性和先进性,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学生的思想进步。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借助理论和逻辑的分析提升马克思主义内涵在教学中的清晰度,体现课程内容的魅力。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接受度,教师应当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来论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容,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1.信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当前的教学目的是系统性的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发展中的领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展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进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的教学发展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应当坚持国家和党的政治方向,强化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教师首先应当强化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效果,以此来保证课程的教学发展方向,体现课程的思想教育性以及时代先进性。
2.明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必然要求。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是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质量,优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效果对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提升课程的高度,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质量。教师应当透彻的对课程内容进行降解和分析,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思想的理解,直观的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忽视了对思想内容的深入分析,影响了课程的理论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3.化理是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对时代发展的认识,推动学生的成长。当前网络的普及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社会思潮,给学生的思想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轰击。在这种环境之下,教师更应当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质量,教师要正确使用现金思想来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水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改变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借助科学的思想理论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避免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影响学生思维的成熟,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使用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情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化理论教学,提升学生对思想理论的接受和理解质量,还要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保证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中的内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合理性。
1.教师应当有情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的教学责任除了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强化教学质量之外,还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自身的行为来示范,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发展目标,推动学生的思想发展。首先,教师应当强化自身对国家的热爱,以此来提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责任感,加深自身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质量,有助于教师在课程中深入讲解思想理论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质量,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当保持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认识,提升自身教学态度的严谨性,保证职业操守,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最后,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感情,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想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应当具备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是语言,教学语言在课程的进行中起到知识的传递、思想的引导以及师生交流等重要作用,对课程的进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语言,提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思想内容的魅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发展。
3.教学过程依赖情境进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应当依托教学情境进行,以此来优化课堂氛围,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优化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质量。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情理交融
首先,教师应当实现信理和情怀的统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强化自身的思想素养,借助日常的行为来为学生示范,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马克思思想理解和掌握质量。其次,教师应当实现明理和趣味性的统一。理论教学的进行较为枯燥,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教师应当在理论分析中引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提升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实现化理和情境的统一,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借助现代技术来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理解质量,優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效果。
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的社会思潮现状,教师应当实现教学中的情理融合,优化教学手段,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引导,促进学生高质量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国家的发展塑造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王汐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与“理”[J].思想理论教育,2019(05):68-71.
[2]许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与理”[J].北京教育(德育),2018(05):77-81.
[3]罗国明.情·理·趣:提高教学实效的三个着力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05):49-50.
[4]计毅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理、事、情、法”上求实效[J].文教资料,2008(18):207-2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