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悟”课策略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新兵

  摘要: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那如何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内化呢?笔者认为:学生在知识的积累和情境因素等的促成下使思维产生碰撞,无形中就会有“顿悟”也就有了创新。本文主要从学生科学课的悟性特征、影响学生悟课的因素和学生悟课的具体策略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科学课;悟课;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46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的技术也日新月异。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学生,要内化书本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内化知识的能力并得以逐步提高。这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并形成“顿悟”。而这种“顿悟”不是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而是学生是在适度影响下的自觉行为。郭思乐教授在他所著述的《望晨光之熹微――生本教育体系实践和思考》一书引言中提到“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这一观点明确告诉我们: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悟”是不能强加的。那么,这种“悟”有什么特征?我们教师要实施哪些策略引导学生“悟”课呢?
  一、科学课学生的“悟”性特征
  1. 感悟科学知识体貌
  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在科学课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前导学、教师精讲、因材施教、实践训练、小结反思、拓展训练等方式,引领学生对科学知识体貌的感悟。
  例如:《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过程中看到了三种现象,由此推断出一套核式结构模型,就这样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了。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其认识只能停留在推理阶段。尽管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但学生终觉乏味,不能很好地感悟其原理。为此,我们课前先做投球游戏,即一位体重较重的同学站中间,其他同学各拿一个小皮球围着这位同学保持一定距离站好,一声令下,所有同学向这位同学投球。结果大部分的皮球直线飞走了,少数几个球“擦肩而过”,极少数几个球发生了反弹现象。这些现象正好与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吻合。笔者问学生 “你为什么没投中”“你的球为什么会反弹”“你的球为什么会侧偏”。学生的回答虽然有些稚嫩,但有些观点却是起到了类比→感悟→内化的作用。
  2. 体悟科学知识的现实和依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兴旺不竭的动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对知识的深刻体悟和不断地实验。跨过体悟走捷径的教育方式,只能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磨灭人的创造力为代价。为此,《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见,以体验感悟来学习科学是一种基本方法和重要的形式。例如:学习浮力时,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塑料瓶、石块还有一个装有水的塑料袋,同学们猜猜放入水中看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放入水中后观察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是否吻合,让学生自己感觉提着物体浸入水时手上有什么感觉(感觉到有一个力托着物体)。把水换成酒精,重做上面的实验,体悟得到了浮力的概念。通过体悟教学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创新。
  3. 品悟科学知识的本原和规律
  探索科学需要人们有“寻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身和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例如:关于Na+和Cl-等离子的形成,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化合价直接转变成离子符号(→Na+ ;→Cl-),那学生就会心存疑虑“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得失电子原理,寻根究底,学生“品悟”之后,内心发出的感叹:“哦,原来是这样的!”
  4. 顿悟科学知识的活化与运用
  科学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尝试获得的。但很多时候的成功来自于的“灵感”,这种灵感实际上就是一种“顿悟”。例如,关于氯化钠的形成,书本是这样描述的: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可学生对钠原子为什么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又为什么必须要得到一个电子感到十分困惑。这时,教师只需将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一画,并告诉他们原子最外层电子稳定结构,学生就会马上发现原来这是原子间的互相满足。引导学生理解原子间得失电子的过程和原理,由此产生了顿悟,学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的”。
  二、科学课堂影响学生“悟”课的原因剖析
  纵观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师讲得很清晰,很透彻,很精彩,但那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或“独角戏”。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影响了学生“悟”性习惯的形成:
  1. 教师对学生的“悟”信任不够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悟”性差,“悟”不出什么名堂。于是习惯性地“满堂言”。课堂上学生只需要好好听教师讲、勤作笔记即可。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拿来主义”,从此失去了思考。失去思考的课堂犹如失去灵魂,学生“悟”的机会被剥夺了。
  2. 教师对学生悟课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课堂容量大,节奏快,问题一个接一个,幻灯(片)一张连一张,教师的声音始终主宰着课堂,学生则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教师最担心的是时间够不够用,计划能不能完成?而不是学生能不能感悟,是不是有所体悟,能否有顿悟?感悟需要什么方法?体悟需要多长时间?教师操之过急的教学进程,瞬间的思想火花常与我们失之交臂,如果是这样,那科学史上就不可能有《电流的磁效应》等。我们要在课堂上提倡“悟”,并给予“悟”的时空条件。
  3. 悟课的深度不够
  “脚踩西瓜皮”式的教与学,“想当然式”的实验,缺乏深度的“感悟”,只会让课堂变得肤浅、平庸。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文中用红磷作燃料,通过实验要达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目标。但这个实验复杂且不容易做成功。如果教师为追求成功而一味重复实验,其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在实验中笔者非常重视实验的设计过程,即便实验失败笔者也会跟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失败的原因,并不断追问:为什么要用红磷作燃料,用木炭或铁丝行吗?哪一种更好?为什么要预留一部分水?燃烧匙怎么放比较好?止水夹何时打开?实验有没有误差?造成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总之体验有广度有深度,全面剖析、多点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品悟知识的核心与本原。   三、学生悟课的策略
  1. 创设民主课堂,构建悟课平台
  强调学生悟性的教学不同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它需要师生一同更新观念,尤其是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理念。学生尊敬教师,尊重的是你的知识底蕴和人格魅力,不是你的放任自流和教鞭,只有把学生真正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才会接受你。因此科学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才能为学生悟课搭建良好的平台。
  例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而教师的策略通常是反复听写、训斥、罚抄、留校等。而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你就会不厌其烦的教他方法、鼓励他、安慰他。比如置换反应笔者仍可以拿竞争优势作比喻;复分解反应可以拿男女同桌互换位置作比喻;离子间的反应可以比作牛郎会织女等。这些生动的比喻,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灵上。他们充分悟到方程式是怎么一回事。错误率也大大减少了。
  2. 指导课前预习,提高悟课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学生奋笔疾书或昏昏欲睡。这是被动学习的典型表现,我们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得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适时地退居幕后。
  例如教学《什么是酸》,通常教师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有酸味的物质有哪些?检验物质酸碱性有什么方法?然后演示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指示剂,以此来说明指示剂的作用。笔者在思考:学生对列举的酸味物质都认同吗?指示剂除了能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外,能不能检验食物中的酸碱性?演示之后,学生就记住了吗?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如下:课前笔者让学生回家品尝十种以上食物,把酸的物质记录下来,并思考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可以检验其酸性;课中安排学生交流、实验、汇报。
  课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把学生从一位看客,转变成为一名实践者。并且通过亲手实验,将感觉提升为知觉。调动学生多种感观,提高了悟课能力。
  3. 彻底暴露问题,亲身体悟失败
  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最终是学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过后就没有什么印象。而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必须亲身体验。正如宋代的哲学家朱熹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例如在《酸的性质》一课,笔者采取“赶鸭子上架”的措施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鉴别雪碧的酸碱性:结果发现台上同学将指示剂专用胶头滴管拿来取雪碧、滴管倾斜并伸入试管中、试剂超过试管的1/3、手发抖……;另一个实验是盐酸与CuO反应:学生先倒液体后加固体导致试管口全是黑色CuO粉末、标签背手心、左手环握试管……
  学生亲自动手,台上同学彻底暴露问题,把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点错误都暴露无遗,再通过师生互动纠错,大家都能够深刻体悟失败的原因,从而避免再次犯错。
  4. 善于用心倾听,尊重学生意见
  著名心理学家John・Dickinson说:好的倾听者,用耳听内容,更用心“听”情感。在倾听中学生得到了尊重,教师想到了“良方”。
  例如复习课中有一题:盐酸中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微粒是什么?通常老师的做法是按探究的步骤,边问边提示,引导学生直达目的。其实我们可以稍作改动,如,在形式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行动上注意倾听学生的问答。其中一学生问:“盐酸中有什么微粒?”“H+、Cl-、H2O”“这些微粒混在一起怎么检验?”“氯化钠中不是有氯离子吗?如果氯化钠整体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那就说明氯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哪水呢”“那还不简单,来杯水,看它会不会使紫色石蕊变色?”“那氢离子呢?”“排除法不就已经确定了吗?”。
  多好的对话、多好的小组讨论。教师只需要注意倾听,适时的给予提醒和帮助即可。比如,学生对盐酸溶液的微粒认识还停留在氯化氢分子层面,这时教师需要从电离角度提醒学生存在H+、Cl-,其余的交还学生来“悟”。
  5. 运用生活素材,感知科学乐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例如《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有关催化剂作用:(1)改变反应速度作用。课堂可以改用猪肝或煮熟的马铃薯作替代,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学生会作出优胜劣汰。(2)接触催化但自身化学性质不变。这一点可以通过图解显示催化剂接触又分离的微观过程。又如,自制酸碱指示剂,可以作为课余作业,教师分组提供烧杯、玻璃棒、研钵、酒精、试管、胶头滴管、盐酸、氢氧化钠等。来源于生活的感悟,既拓宽了知识面,又使学生获得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总之,科学学科需要的是感悟、体悟和品悟,只有自发的“悟”才会有知识的真正积累,才能实现“知觉的重现”到“认知的重组”,最终形成顿悟、实现创新。也只有教师足够重视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并加以充分的尊重,以“悟”课作为内化催化剂,促成学生的科学智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南塘中学 325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07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