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提升师范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的教育格局下来说是非常重要但又具备一定难度的一项工作。当前形势下,尽管许多师范院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教育体系却没有与此相关的对策和途径。大多数师范生的职业就是人民教师,因此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改革也是尤为重要的,教育者应该把对师范生的常规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这不仅是当代社会对未来教育者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我国整个体系所需创新人才的体现。在师范生专业发展中引导本人在“行动”方面也是其中培养创新能力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探索培养提高师范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提升 师范生 创新能力 途径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92-02
学生主要生活以及活动范围是学校。因此学校的教育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起到的作用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高师院校应该搭建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己能力的广阔平台,这会對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能力起到推动作用。其中,一个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习到教育技术技能。而提高这项技能的关键就是提高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新时代教育格局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基本检验和要求。本文列举了在教育教学方面根据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制定的策略。
一、通过具备师范特色的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提高创新
教育的核心在于既要保证获得自己专业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时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时期下未来教师除了要具备广阔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面对日后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因为在我国的一些师范学院对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长期的不够重视,致使他们接受特定的、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不足,出现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师范生创新意识淡薄和科研能力薄弱。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结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新时代教育要求进行课程结构延伸。但是缺少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结构,同时新的课程结构出现对现有的教师队伍造成了挑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要对原本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调整,甚至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适合当今社会所需求人才和培养规格和目标,同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规划,使用多元化、多面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师范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拓展知识面范围、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保证了师范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在高师院校中教育者可以尝试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将教育创新课程添加到其中。以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实现了言传身教,同时也让师范生了解和掌握与创新教育有关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师范生在创新方面的激情和欲望。另外,在高师院校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中还应该明确学校的教育人才的目标,高师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时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创新意识。所以,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应该体现在高师院校的创新课程中,以日常的教师的工作为依据进行创建。同时教师行业还会利用到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等一些思维,关于这些思维的训练也是教师针对那些与新课改中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探究出来的训练题目,包括如何改善教学方式,使其更加适用到教学当中。还有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内容,面对教学突发事件如何做出最好的处理方式等等,这样的方式使师范生体验到未来的工作特点和情况,并且训练了师范生的创新思维。
二、通过具备师范特色的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提高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具备熏陶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帮助它在创新教育中取得了最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用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向学生传播更广泛的文化信息,在营造出一种健康文明的精神氛围下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只有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才能简单轻松地胜任。对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中,校园文化活动万万不能有“拿来主义”的思想。观察目前的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创新方面很少体现。大多数的校园文化不能带动大学生的创造性,它需要参加者和策划者共同积极地全面的探索,创新才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变成他们自身品质的一部分。对校园活动的首要要求是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下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从自身参加的活动出发,通过活动中的问题成长自身的能力,可以培养出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品格。
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是大学生为主,活动内容也主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紧相关,所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意志。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探讨,让学生添加适合自己需要的活动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对此还要保证创新能力教育的有效性,同时高校教师也要对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创新性指导。基于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创造相应活动项目。如“创新型讲课比赛”、“未来教师论坛活动”、“校园文化墙设计赛”等等活动的组织完成后,实施更是关键,实施中把握准确方向并且在这些活动的开展和评比中突出学生思维、创意中的创新能力,使这些活动成为学生锻炼自身创新能力的平台。
三、通过创新特色的教育实践的构建提高创新
实践是创新的灵感来源,创新使实践更加容易,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了实践才能确定创新的正确性,因此要加大实践的力度才能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社会实践是最直接最具有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实践活动最能体现人的主动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可以让选择者利用自身具备的条件选择最适合匹配自己的条件。师范学生在这种综合性和选择性很强的活动中,完全由自己掌握和与选择活动方式,因此采用应急措施,在进行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一旦积极的、主动的对待实践活动,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创新思维也会相对平常状态异常活跃,大大地超过封闭的环境下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深度以及广度,因此创新的火花更容易闪现,师范院校学生必须要在学业完成之后进行教育实践课程,它对那些理想从师任教的师范学生来说,是一次检验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磨练和机会,因此,高师院校应构建全面的教育实习系统,使这个系统成为提高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结束语
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影响着未来学生的素质,只有从现在师范生入手,通过这个途径和对策培养起来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以身作则,为以后的青少年树立创新的榜样,这样我国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海宁.小教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0):80-82.
[2]冯利,王俊岭,董静.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内涵、模式与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9-92.
[3]刘长宏,苑晓杰.实践取向的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5):108-110.
作者简介:
梁凯凯(1993-),男,陕西兴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化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