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一种自我规范与自我完善的管理活动。自200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2010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十八个具体的内控指引。这十八个内控指引,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总体框架。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现阶段已经步入新常态,这给整体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此时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制造企业应该全面的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内部控制,以此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制造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加强制造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制造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希望有助于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问题;有效对策
  当前,制造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注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加强内部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在现阶段的制造业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阻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进而促进制造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一、制造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于现阶段的制造企业来说,其内部存在着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办公流程的弊端。在制造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监督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制造企业的领导阶层也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情况,以此为其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数据。
  (二)有利于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無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按章办事,以此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加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以此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促使制造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进一步的确保制造业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制衡
  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内部制衡理论,是指通过制造企业内部各个岗位之间的制衡关系的建立,确保企业内部的一切日常工作均稳步、有序的开展。然而,在实际的内部控制中,部门制造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建立缺乏内部制衡关系,甚至根本上就不存在制衡关系,即便部分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制衡关系,但是很难容易受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所影响。另外,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设置缺乏合理性,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活动流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摆设。一旦制造企业出现相关内部控制的问题,很难追究到最终责任人。
  (二)缺乏财务控制能力
  在制造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物力的投入均与财务部门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原材料的出库、入库,生产的人工核算以及生产资金筹集的成本费用等均是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务部门的相关会计资料是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实际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资料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会计资料的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部分制造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而虚假记账,致使会计资料的信息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不相符。另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忽略了成本管理,不管是在成本的出库、入库管理上,还是在公共生产费用分摊上均存在较大的漏洞,致使企业的产品收入难以配比与生产成本,难以保证基础性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
  制造企业具有着不同与其他类型行业的特点,就是制造企业通常需要持续不断的运转,这就代表着其资本的回收期将被延长,并且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也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日益丰富而逐渐的变得复杂化、繁琐化[1]。因此,大部分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且内部甚至监督部门,以此对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然而,在实际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中,由于监督部门难以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阶层对该部门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不认可,并且监督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必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利益需求之间相互起长途,这就造成监督部门的工作难以得到基层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就造成制造企业监督部门形同虚设,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的设置制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划分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权责划分是确保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各项规章制度均需要通过各组织结构责任和权利的履行来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合理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制造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并且其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创新上,应该充分结合制造企业内部经营的实际变化进行创新调整,强化内部制衡关系[2]。例如:某制造企业,为了更好的处理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精简了企业内部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并对内部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并将职责与职权重合的部门进行了合并处理,同时还实行了分层级管理体制。该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十分的顺利,并且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好。另外,在合理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后,还需要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权利与职责,以此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财务管理,突显在内部控制中的位置
  在制造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其管理模式也在随之在改变,然而,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位置却一直没有改变[3]。在部分制造企业中存在着一个较为尴尬的现象,就是企业的管理阶层与基层生产相脱离,致使管理阶层难以正确的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突出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位置,促使其由以往的记账会计逐渐的转变为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通过收集会计信息,核算制造企业基层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并将其汇总。财务部门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其他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以及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因此,其应该通过信息的大量获取分析与探究内部控制以及相关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此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工作。
  (三)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
  监督部门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完善内部监管机构,明确权责。作为制造企业的监督部门,应该由企业内部董事会直接管辖,这样不仅有助于其监督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不受其他因素所干扰,同时还有助于领导阶层及时的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经营情况,以此正确的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制造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今,制造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发展挑战。因此,制造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积极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工作,以此促进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咸幸利,窦蕾.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 现代营销 (下旬刊),2018 (11):54.
  [2]刘许增.我国小微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04):17-20.
  [3]陶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探究——基于非上市企业的视角[J].财会学习,2018 (30):234-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3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