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公共数学教育形势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应用为导向,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探索新型公共数学教学模式,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待深入探索,寻求科学的公共数学教育模式和策略,切实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 公共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O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c)-0132-02
在开展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探索科学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到公共数学知识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基于此,作为公共数学教师要采取多元路径,激活并释放学生的公共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自身对于公共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实践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育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
1 当前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现代高职教育格局下,对于教师应用指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教育新常态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缺乏有效的公共数学教育创新,导致教育总体效能不够高。作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能力上的不足,对照现代教育发展标准,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综合教育能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既要从能力入手,也要从理念入手,坚持创新公共数学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格局,提升教师的综合认知水平,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实现公共数学教育效能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2]。
1.2 教育手段有待进一步更新
在现代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育当中,普遍存在手段之后的问题,很多教师虽然认识到实践应用教育创新的意义,但是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作为公共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现代高职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通过多种渠道掌握最新教育发展动向,在实践教育中充分融入现代理念,更新教育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等多元模式融入到公共数学课堂当中,提升综合教育效果。但是,很多数学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按部就班地推进传统课程教学,整个公共数学课程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导致公共数学科目总体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2 以应用为导向的高职公共数学改革方向
在高职公共数学教育实践中,要提高教师指导的力度与质量,营造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氛围。高职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断续性,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难以一以贯之,作为教师要重视这一教育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管理中做到有方向、有方针、有方法,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3]。
2.1 注重提升教师的实践应用指导能力
基于以上的思考与认识,高职公共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重视提高公共数学教育能力。在公共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公共数学教育中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学习内化的能力,尤其在面对不同学生带来的不同问题时,要有自己的实践教育方针和手段,能够及时应对不同的状况,这是对教师能力的考察,也是评定学生未来发展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做好“领导雁”的工作,所以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重视理论的学习,尤其在深度培训的时候,要用理论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教师的应用指导能力,对于公共数学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其依据也是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但对于处理结果的优良并没有专业的评价标准,这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因此,高职公共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要能够围绕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层次进行系统的提升,至于学习的方式,既可以采用线上研学也可以在线下和各位教师进行沟通,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精准教研,让教师在知识和经验上互通有无,丰富教育的形式,让公共数学教育带来良好的师生关系[4]。同时,高职公共数学教师也要重视“引进来”的重要意义,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达到应有的价值,为了促进公共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教师要在学习中重视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和使用,让公共数学教育充满活力。比如说,在讲解《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时候,其中包括复合函数求导原则、反函数、隐函数等问题,学生之所以学习效果不好,是因为无法建立起自身专业和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提升自身指导能力,让学生将公共数学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2.2 实践应用教育要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代高职教育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但是也要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在成长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教师要在预期这种可能性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就道路。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高职公共数学教师在公共数学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不能“一刀切”,提出“好學生”和“坏学生”的论断。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有包容的意识与心态,让学生能够认可自己、接受自己,在发觉自身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欣然接受并及时改正[5]。那么,在处理不同问题的时候,高职数学教师就要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公共数学作为基础科目,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重要的实践应用学习。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高职公共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手段的研发。沟通、奖励、合作、实践项目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到公共数学教育之中。前3项高职公共数学教师都能够驾轻就熟,但实践项目学习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实践项目学习是一种目标明确、活动丰富、考查及时的学习活动形式。这一方式能够将个人发展和公共数学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举例来说,对于《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对于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向量的线性运算等内容,就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理解与认知,提升公共数学学习的灵活程度,进而让公共数学知识真正落到实处。
2.3 探索科学的高职公共数学实践路径
公共数学实践教育在很多时候难以推进都是因为高职数学教师在教育原则的制定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教育原则是教师心中的标尺,更是公共数学教育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公共数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原则的制定。在应用型教学关系的构建中首先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教师和学生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的行为和方式会极大地带动或是影响学生的表现,为了保障沟通的有效和关系的和谐,教师在公共数学教育过程中要讲求适度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能帮助学生来做决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发展个性,提升自身实践应用能力[6]。其次,适时、适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教师的介入要有特定的时机,不能够盲目参与,不然学生会有一定的依赖性,这对于公共数学教育会产生不利影响,制约高职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要根据现代教育发展方向,以应用为导向,有效调整数学实践教育结构,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满足现代高职教育发展需求,提升综合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航.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公共基础课学习动力激发的探究[J].学园,2017(23):27-28.
[2] 彭慧,丛山,陈猛.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分层次教学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学、英语教学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4):103-106.
[3] 梁海军.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159-160.
[4] 彭姗姗.以应用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3(8):39-40.
[5] 苏朋.基于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的变化所思[J].北方文学,2017(5):221.
[6] 黄阳久.高职院校数学公共课的常见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32):605-6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2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