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永凯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高职教育成长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处事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培育顺应社会经济成长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索质的手艺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积极试探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子,不竭立异人才培育模式和就业模式,开拓就业市场,不竭提高结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使结业生就业工作呈现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凸起的成就面前,我们还必需清醒地看到,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亏弱环节和问题,有代解决。
  【关键词】就业;高职教育;就业模式;问题;解决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学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得到促进和发展。但是总体上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多数都属于行政编制,这些教师往往是从学校行政岗位转岗而来,甚至是一批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弱点是虽然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基础支持,或者虽具备一定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专家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这些人往往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很难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而兼职的辅导员老师往往工作任务重,流动比较快,同时又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所以难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专业能力。因此,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日益复杂,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就业指导实现专业化,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就业指导课程虽已开设,但未起到实效
  虽然各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用性;二是从课程设置本身来看,就业指导课往往属于公选课,课时数少,并往往在大三以后才开设,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几乎全是理论,缺少切合实际的应用知识,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指导是就业指导最主要的内容,更有甚者只是通过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是从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动员会、各类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多数毕业生而言为时过晚,除了少数人校对自己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能够在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服务的学校寥寥无几。
  (三)就业率水分过重
  在高校,“就业率”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网上有一份关于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统计表,表上出现的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都在80%以上,最高的达到100%。其中就业率在90%以上的有96所,占总数的85.8%。然而另外一个材料却让人感到困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2008年的高校就业率目标时却只有70%。既然在2008年时教育部对就业率的追求目标都只有70%,为何上面那份统计表上所有的高校的就业率都超过了80%?有两份材料道出了这个数据的秘密:造假!一所就业率统计数据为96.26%的高校,据学生估计该校的实际就业率大概在20%左右。一位参加过就业工作的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学校制定了就业率指标,每个学院都要力争达到或超过这一指标。学校自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各项经费与各学院的就业率挂钩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毕业生在完成其设计或论文之前必须将已经签约的协议或单位接收证明交给设计指导老师,再由指导老师交给院行政部门,否则不得允许其参加并通过毕业设计的答辩,当然学校也不发给其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一招相当有效。在就业率统计上普遍造假,形成‘铍就业”的不良现象。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管理体制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也是市场经济人才资源配置的规律,强化认识,更新观念,就是要从传统的单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转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并与市场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把就业指导看作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把就业指导课看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做人成才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不仅只是讲就业课,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就业指导,掌握人才市场需求,了解企业用人信息,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从而指导学院专业建设、调整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健全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学院和教学系两级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网络,调动多方力量,发挥院系两个积极性。
  (二)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队伍建设是关键,有了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才能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和服务质量。要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选拔机制,挑选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就业指导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二是建立由辅导员组成的系部级就业指导队伍,并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指导网络服务体系;三是给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他们从就业指导工作中逐步具备职业资质,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四是给就业指导人员相应的深入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和考察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市场,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反馈给学院以便调整专业或课程,增强办学竞争力。
  (三)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搞好就业指导,必须深入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人才市场的行情,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目前就业市场较多较乱的实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深入实际,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动向。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就业指导工作,而且对学校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能够补充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例和指导;二是有利于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三是能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能够向学院反馈有利于改进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帮助专业和课程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值得指出的是,开展人才市场的调查要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要能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学院,指导办学。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面前,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人员要提高认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服务力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特长个人兴趣,使大部分学生找到满意并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才能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办学水平,提高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柳海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2]叶秀娟.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于素萍.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4]孙春玲,程达轶.试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