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学生自然的生命状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写作难相信是众多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却总是收效甚微,由此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产生了迷茫情绪,该如何对这种不良状态进行整改?积极引进生活化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从生活化的状态中寻找最本真的感觉,写出最真实的感受是习作教学的必由之路。从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自然的生命状态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写作教学;不良倾向;生活化因素
写作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写作中所暴露出的诸多不良倾向也是我们所熟知的,例如写作教学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学生写作时总是通篇假大空的套话,读来味同嚼蜡,可以说,写作难的问题在目前来说是非常普遍的。若要整改此类问题,我们不妨在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力求寻找到一条真正贴合小学生实际的、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之路,从而突破习作障碍,让他们写童心,绘童趣,写出自己最本真自然的感受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真情实感。其实之所以会觉得写作难,关键还是没有找到写作和学生之间互相契合的点,如果我们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接受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和感染,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让写作成为学生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成为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的时候,相信此时生活和写作就像水乳交融一般自然贴切,习作的难点自然也得以突破。
在以生活化的目光去捕捉习作灵感时,我们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从有趣的大自然入手,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从早晨起床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到上学途中叽叽喳喳鸣叫的小鸟,看到路边争相开放的小小野花,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美好馈赠。可以说,大自然之美,一年四季不停展示,只是我们往往对身边的美缺乏关注,忽视了它的存在,这样也无形之中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若要對写作难现象进行有效整改,不妨带领学生先从身边的大自然这样丰厚的资源入手来观察、思考和梳理,最后再到下笔成文,写出自然的魅力,
众所周知,大自然孕育了灵性的生命,也赋予了四季不同的色彩,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场所,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一颗敏感的心灵,带领学生一起投入大自然,去发现、去欣赏、去品味、去抒发。例如在春天里,笔者带领着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个角度随处逛逛,随即对话:“孩子们,今天你感觉这个风怎么样?”一名学生抢着说:“风儿柔柔的,像妈妈在抚摸我的脸。”另一个接着说:“我觉得风儿真温柔,像个美丽的姑娘。”还有的说:“老师,我觉得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但是春风就完全不一样!”笔者接着提问:“你想一想风儿为什么这么温柔啊?”有的说是春姑娘性格温柔,有的说是春天是个好脾气的妈妈,等等,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丰富,他们都是天生的小诗人。所以在接下来的写作文时期,涌现出来的都是佳作,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任何修饰的痕迹。
二、从身边细微小事入手,做到见微知著抒真情
我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里,每天发生的事情有很多,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上课时候的热情洋溢以及课间的活泼好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这些内容只要稍加留意,都是写作的良好素材。学生之所以找不到下笔的理由和素材,关键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所以,这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微小事入手,关注身边的人和物,将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充写作的领域。
例如,有一次笔者看到讲台上有同学捡到的很多文具,其中既有圆珠笔,又有水彩笔,还有橡皮等,我们就针对这个现象和学生之间展开了一次对话:孩子们,这些文具都是怎么跑到讲台上来的呀?有的同学说:是我捡到的!有的说:是我们班同学丢的……笔者接着提问:为什么这些文具找不到主人了呢?这些小小文具都是哪些同学丢掉的呀?你能根据这个话题分析一下,然后写一写原因吗?学生有感而发,有的写到了同学们没有认真检查文具的好习惯,结果导致文具扔得到处都是,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很多同学从爱惜文具的角度、从严谨做事的角度进行了仔细剖析,写出来的文章感觉不错。而且平时在鼓励学生书写自己的课外生活时,很多学生都能够做到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生活中蕴藏的知识,例如有的写出了《老师不在的时候》《班级里的活雷锋》等精彩的文章。
三、从丰富的媒体资源入手,学做关注社会的少年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发展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丰富了许多,媒体资源的介入,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到身边的媒体信息上,也会得到很多启示,而这些资源也正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有利素材。
例如在看到央视一套《大风车》栏目组里开展的一次“垃圾分类”的活动时,很多学生有感而发,回到学校也积极地向同学们发出了倡议,并且班级主动走上街头向群众宣讲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在他们向群众宣讲的过程中,自我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同时把活动的过程及时加以记录,附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成为一篇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而且,班里学生经常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这既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又拓展了平时习作训练的语言材料。
要想写好习作并不难,只要教师具备一双慧眼,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可取之处,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从学生的身边小事、从形形色色的媒体材料入手,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学生敏锐的直觉,写出鲜活的习作来,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然的生命状态,而不是在那儿无病呻吟。
参考文献:
[1]张世荣.浅议小学生习作的生活化趋向[J].习作指导,2009(4).
[2]孙燕花.小学生习作不良倾向剖析[J].语文教学研究,2012(5).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