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向学生介绍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我的话刚刚说完,秦哲怯生生地举手了。我示意他发言。他满脸疑惑地问:“老师,孔子到底叫啥呀?”此话一出,哄堂大笑,秦哲的脸瞬间红了。我赶紧制止了大家,表扬秦哲:“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不定你将来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哦。”接着,我把目光投向其他学生:“有没有人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快人快语的文辉站了起来:“孔子名丘,也就是说他叫孔丘呗。”秦哲听了,毫不罢休:“那人们为什么不叫他孔丘,而叫孔子呢?”“为什么又叫仲尼呢?”静雯也开始发难。这下可把文辉问住了,他面露尴尬。我因势利导,给孩子们讲了古人的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学生也懂得了称呼某人为“子”是表示尊敬。在学生会意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叹服。我的目光里,也流露出了对孩子们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的赞许——现在的课堂听惯了人云亦云,看惯了随声附和,太缺乏这种大胆质疑的声音了。
  下课后,我正准备离开教室,子璇拿着课本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你刚才讲古人取字时,往往按照兄弟排行——‘伯、仲、叔、季’来取。《咏雪》这篇课文的注释里说,王凝之是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为什么他的字是‘叔平’呢?”我一看,愣住了——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好实话实说:“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而且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学思结合,我为你点个赞。不过,这个问题我现在也不太清楚,等我查阅资料后,再给你答复,好吗?”她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办公室,我赶紧查阅书籍资料,并请教其他老师,同时上网搜索。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找到了原因:王羲之有七个儿子,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次子早年夭折,没有留下姓名,王凝之是三子,所以字叔平。如此说来,课本上的注释“王凝之是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就是错误的了。针对这个情况,再联系到上课时的情景,我本能地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究竟该怎么引导学生呢?我苦苦思索着。
  第二天上课时,我当众回答了子璇的问题,并再次表扬了她、秦哲和静雯,大家向他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接着,我故作神秘地说:“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讨论——你怎么看待教材的错误?”同时,我指出了2013年人教版新教材中把“沐浴”错写成了“沭浴”,“虽有嘉肴”的“嘉”在课下注释中误写成了“佳”,以及标点符号使用不配套等情况。大家非常惊讶:教科书竟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开玩笑地问:“元芳,你怎么看?”在我的引导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方圆说:“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课本,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梦佳说:“我原来一直觉得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从来没有怀疑过,现在看来,课本也像我们一样会犯错,我们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学会分辨。”文辉说:“我们应该像秦哲他们一样,自己多思考,不唯书是从。”秋阳说:“我相信课本上绝大多数知识都是正确的,只是我们在看书、学习时,要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我心中暗喜。最后,我总结道:“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贵在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大家以后不要怕问问题,希望咱们班多出一些‘提问专家’。”最后这句话把孩子们逗乐了。顿了顿,我继续问:“除了不能尽信书,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不能尽信的?”大家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沉默了好一会儿,倩茹举手说:“也不能完全相信专家。”梦婷说:“还不能尽信老师,我以前在农村老家读书时,我们语文老师经常把字音读错。”我微笑地点点头:“老师、专家在我们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是吧?”孩子们都轻轻地点头。我继续说:“其实,他们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迷信权威,不能唯权威马首是瞻。学会质疑很重要,只有勇于质疑,勤于质疑,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孩子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后来,学习《王几何》一课时,晓文又提出了一个我始料未及的问题:“老师,我觉得最后一段好像跟文章中心没有什么关系呀,可不可以删去?”我拿起课本仔细看,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这一看,我竟也有了同样的疑问。我灵机一动,像前两次一样,肯定了晓文的质疑:“你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你不仅勇于质疑,还善于质疑,把老师都给问住了。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好吗?”刚开始,孩子们都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我引导孩子们回忆平常做过的阅读题中的类似题目,让大家说说“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能不能删掉”。“不能。”“为什么?”“如果能删的话,作者早就删掉了,不会等我们来删。”说完这句话,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是我教给他们的一个投机取巧的小“伎俩”,我们彼此心照不宣。我继续启发大家:“根本原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教室里安静下来。两分钟后,文君率先打破沉默:“‘王玉琳是父親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交代了王几何的身份,证明确有此人,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她的话音刚落,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孩子们的表现为课堂生成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让我惊喜万分,但更令我惊喜的是他们的质疑精神。南宋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前一句是说要学会质疑,后一句是说要能够释疑。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的过程。相比而言,质疑比释疑更难。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拿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学生作过对比。他认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只注重解答问题,而不注重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这是中国的科研成果比美国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杨振宁曾罗列出了一些成功的法则,第一条就是质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求知的动力,是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鼓励、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让我们的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