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化教学的三个维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易脱离学生的生活。文章结合实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价值世界三个维度,阐述音乐生活化教学所需回归和依托的学生生活世界,期望让音乐教学真正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上去。
关键词:音乐 生活化 维度
当前,学生普遍处于“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喜欢自由模仿但不喜欢教师精讲”“喜欢遐想但不喜欢培树理想”的状态,音乐课堂中教师把音乐知识作为结果、定论或工具加以传授的教学泛滥流行。那么,就音乐学科而言,教学脱离生活有什么表征呢?经过审慎的课堂观察与分析,我们课题组形成以下认识:一是教学目中无人,为知识而进行知识教授是一种普遍行为;二是教师心中无法,不擅于借助乐理的抽象力量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与统整;三是课堂全程无魂,音乐课对学生精神塑造的功能被丢弃一旁。
出现这三“无”的根本原因不是教师“技穷”,而是教学“离道”,这个“道”就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提出音乐生活化教学的主张,其本质意义就在于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在教学中关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唤醒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哲学反思意识,培育学生健康理性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于以上认知,音乐生活化教学可以围绕学生生活世界的三个维度展开。
一、激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音乐教学散发烟火味
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关系世界,人在其中,是动态生成的。教学需要走进这个关系网络,关注学生的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在教材要求、教学目标和学生诉求三者间建立有效关联。
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实践导向,将“音乐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与音乐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铺路搭桥,探索将学生的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的实践路径,不断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以《祭献之舞》为例,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这首曲子面临三大障碍:一是对俄罗斯音乐的隔膜,二是对祭礼活动的陌生,三是对人物遭遇的不解。面对三重困难,课题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采取情感融通、化虚为实、想象再现等策略,巧妙推动教学走向深入。
首先是尝试引导学生用 “讲故事”的方式,以第一人称视角走进“祭品少女”的内心世界。女孩不幸被选为“祭品”,就要永远离开自己的父母、伙伴,去一个没有回路的世界。她将会对父母、伙伴和族人说些什么?而伙伴、族人和父母又会如何表达他们的拒绝、哄骗与无助?在相同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慢慢进入了祭品少女的情感世界。周边人为祈求神灵保护自己而对少女进行哄骗,甚至是恫吓,父母在绝望中可能会出现的违心劝说,都让学生体会到了祭品少女的恐惧、不安、挣扎和绝望,进而感悟到音乐所裹挟的“粗野和难以忍受的音响”中所包含的复杂现实和情绪。
接下来,我们尝试用学生熟悉可感的色彩将抽象的音乐氛围具象化。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黑、棕、灰等充满变数的黑冷色彩,用“通感”的方式体察,并再现出多种乐器同时发出声响(音色),以表现一群人参加祭礼的神秘、恐怖气氛。
最后,我们引入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援引生活经验中或实或虚的人,从音强和音色中较为沉重的中、低音区联想到祭品少女父母的形象,在短笛、单簧管和高音小号下行的、急促而疯狂的节奏中想象出祭祀参与者冷漠和威逼的嘴脸等。最终,学生从自身的日常生活体验出发,深入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复杂情绪,课堂教學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整。
梳理以上案例不难发现,通过抓住学生的日常生活,调动认知体验,激活想象和联想,沿着学生的生活视界寻找教学出发点,既能落实课标中“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又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成效。
二、建构学生的科学世界,让音乐教学体现专业味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多维的,日常生活属于第一维度,具有直观、丰富、零碎等特征,如果音乐教学仅落脚于这个维度,必然会囿于感性而难以提升。郭元祥教授说,人要在生活世界中获得发展、完善和幸福,需要从沉湎中觉醒……其中,科学意识的觉醒导致对生活世界的课题化,即对直观的、非抽象的、相对的生活世界加以研究和反省,从而以生活世界为基础,构成“科学世界”。
这个所谓的“科学世界”,就音乐学科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运用乐理知识培育音乐规则意识,从而实现音乐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与统整。
例如在赏析乐曲《金蛇狂舞》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对乐曲的第三段比较感兴趣,觉得在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烘托下,随着乐曲节奏逐渐加快,整个人会有一种情绪不断高涨、直至欢腾兴奋到顶点的感受。但乐曲终结后,大家却又说不出究竟好在哪里。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有没有可以探寻和提炼的规律?课题组根据课堂生成的疑问,采用类比互见的方法,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
“图1”是教师根据学生熟悉的童谣设计的,学生观察和演唱后发现:这样排版的童谣文本和节奏很有特点,歌词沿着“七-五-三-二-一”字数呈现螺蛳状收缩,歌唱节奏也由上而下逐渐加快,童谣的旋律有一种让人从舒展到紧缩的紧张感和兴奋感。随后,课题组安排学生听曲记谱,并要求学生按照“图1”的样式,将乐谱形式调整为如“图2”所示。大家很快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形成了对“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的“螺蛳结顶”创作手法的深刻体认。
这个类比归纳的体认过程,其意义不在于用童谣感性催生知识理性的表面价值,而在于教师经由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走向了更高层次的“科学世界”,学生在掌握了这把必要的乐理知识的“规则钥匙”之后,其学习、鉴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科学世界的理性维度。换句话说,我们既要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不断推动他们掌握“用音乐语言和符号来表征客观性世界的规律和法则”,完成对“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抽象,这样的音乐教学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现实生活,这也正是音乐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三、培育学生的价值世界,让音乐教学拥有人性味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应包含“情感和归宿”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称之为学生的价值世界,这可以说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第三维空间。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其重心不在教师,也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学生、课标和乐曲之间相互交往的需要上。教学的这种动态生成特点,叠加到“声无哀乐”的音乐本质上,就给音乐教学在培育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可为空間,同时也肩负着不可推托的立德树人重任,因为“音乐仅仅有一种催化功能,使反应得以发生,但在形成或确定体验方面不起控制作用,而且无法表明最终状态”。所以同样的音色、节奏和旋律,可能给不同的听众带来千差万别的感受,并因此催生各种可能的价值取向与行为。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赏析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告诉学生一段史实: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飞行员晚上听了贝多芬的《英雄》和《命运》,第二天则斗志昂扬、勇气倍增地驾着战机去轰炸伦敦或莫斯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相同的情绪感受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甚至催生不同的审美态度和意识观念。纳粹飞行员的那种兴奋、激动会因为受过纳粹种族主义和残酷民族主义的毒害,而转化为一种非正义、非道德的“斗志昂扬,勇气倍增”。
在讲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们完全可以呈现阎肃、陈频以及刘翰林等人的不同填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旋律不变,而境界、格局、情感和价值取向却都不一样的奇妙状况,引导学生要学会借助熟悉的音乐旋律,结合生活情境和自身体验,表达出自己独特、向上、健康的思考,以期能够主动塑造自身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责任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回顾困难,畅想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培植直面困难、坚持真理、追求美好的崇高理想。
概言之,音乐生活化教学所需回归和依托的学生生活世界,包含着三层含义,即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价值世界。音乐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遵循,所强调的是要处理好知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把学生的发展放到课堂中央,不断激发教学过程的生长性,超越知识功利主义,真正让音乐教学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上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本文系泰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音乐生活化教学研究”(立项编号tjkzdlx2017027)研究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8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