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音乐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高校校园不缺少音乐,但缺少认识、运用这一音乐现象的理论依据以及如何正确运用。本文就此结合自己的学校以及周边高校进行探索,以便揭示其中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科学依据;实际作用;受众群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环境音乐”指將音乐与周围的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又称“背景音乐”,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一种音乐,目的为了个改善人们的心理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1]。高校校园中的环境音乐对大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此做几点思考。
一、背景音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依据
(一)生理依据
人们在背景音乐的环境里学习,大脑的里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而作用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就发生了生理和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而背景音乐促进了蛋白质合成以及其他脑化学变化,可以加速学习和记忆过程。与此同时,音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从脑电图中反映出现。例如当一个人在聆听符合当时他的心境,也就是符合他的生理规律的音乐时,脑电图上会出现一系列较为平稳的脑电波。这种脑电波是一种意识性的放松觉醒状态,不仅能够增强记忆,同时,它还能使人感到愉快、放松,并能清晰地意识到、感受到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其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所以人在这种环境里,在这种脑电波活动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能力都会随之增强。也正因为如此,环境音乐不仅可以给予人以无穷的享受,还能使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这是有生理依据的。
(二)心理依据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保加利亚 lozanov 博士在他的研究中提出:“音乐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 ,驱除烦躁 ,有利于情绪的稳定,能维持在较长的时间里学习而不会感到厌烦。”[2]他对于背景音乐对学习影响进行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关于心理依据这一点,许多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后也证实,音乐能使人体内增加释放一些对于人体有益的化学物质,产生心理作用,以此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兴奋。当人的身体状态放松后,可以使情绪稳定,在这种安稳的状态下学习,学生们自然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人文依据
一个学生枯燥地长时间地学习,难免会烦闷、不专注,而这时候背景音乐就可以作用于抑制、防止学生产生不必要的杂念,与此同时也预防了因为思维的单一且反复的使用而产生的疲劳状态,这时候可给予他不经意的变化的刺激,提高他的警觉性,使他能够快速重新回到原先的学习水平。所以,背景音乐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他们的成长环境、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通过对背景音乐的使用,使学习变得更加人性化,背景音乐对于学生的帮助是有人文依据的。
综上所述,背景音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依据有三:生理依据、心理依据以及人文依据。
二、环境音乐在高校中对学习工作产生的作用
近年来,全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环境音乐的使用,其原因是其不仅可以起到营造氛围、改善人们的情绪,而且可以为劳动生产和学习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相关资料显示,纽约州布鲁克林工厂某车间1961年1月以前没有实施环境音乐,劳动效率是88.9,从1月起实施环境音乐后劳动效率在在1月至4月中分别为89.0、90.8和94.5。1月至4月平均劳动效率为91.4,劳动效率提高了2.8%。[3]
关于校园内使用环境音乐的好处与作用,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来分析。
从学习方面来说,在一些自主学习的区域使用环境音乐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提高学习质量。大学校园的学习模式十分自由,学生们会在校园内任意的地方自主学习,现在学生们的学习区域已不仅仅是传统的自习室、图书馆,校园内的休闲区域也成为了学生们的选择。从目前高校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育者特别重视学生的理性思维,即“左脑思维”,而忽视其感性思维,即“右脑思维”,这样右脑的功能长期得不到锻炼,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环境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教育手段”能开发右脑,让左右脑协调发展。[4]基于环境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让其在校园里大范围地覆盖很有必要。
在校园内的一些学习和休息功能兼备的场所,如咖啡厅、休息室等,适当地播放音量较轻的、舒缓的音乐,可以尽量掩盖一些令人感到浮躁或会打断人思绪的干扰的杂音,有效使学习者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也可以使学习中的疲惫或紧张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个新的发现,目前国内与环境音乐相关的书籍资料却并不是很多,并没有太多系统的研究整理,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话题。但有相关的资料文献表明,实际上有些学校已经尝试着在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图书馆内引入环境音乐。[5]在人们的既定印象里,图书馆是学习工作的场所,应该是需要绝对的安静,以营造一个可以令人集中精力的环境,而新的概念提出在图书馆引入环境音乐的使用,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尝试。从生活方面来说,环境音乐也必不可少,在生活区域播放背景音乐,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在学校食堂或校园内的超市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以使结束一天学习后前往用餐或购买物品的学生感到放松,拥有愉悦的心情。现在许多学校的宿舍楼内也会配备有电梯,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加上一些有趣动听的音乐,也是调节气氛的不错的选择。
三、环境音乐与校园的关系
环境音乐的出现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且已获得广泛运用。但当代社会的变化很大,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学生对音乐与学习生活的想法,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550 名学生的意见。调查结果如下:
(1)对于在何种情况下听音乐,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在放松情绪、休闲娱乐时,少数学生在学习工作时。
(2)学生在工作期间听何种音乐与其自身对音乐的偏爱有很大的关系,61.82%的学生选择轻音乐,其次是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只有1.82%的学生选择戏剧音乐。 (3)有72.73%的学生认为听音乐对于工作舒适度的提高、减少疲劳感和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帮助;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听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增添幸福感,只有一位学生觉得听音乐没什么益处。
(4)有54.36%的学生不太了解“环境音乐”,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在校园生活中加强对音乐的推广。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较大,以播放音乐的形式对学生生理、心理产生印象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因此,在校园中加强音乐的推行十分有必要。通过对南京多所高校不同场景的音乐选择情况的调查,笔者总结出以下规律:
1.场景一——校园广播。校园广播分为午间休息与晚间两个时段,午间休息时段的音乐多选择节奏舒缓、旋律起伏不大的抒情音乐;晚间时段以流行音乐为主,大部分是近期热门音乐或英文歌曲,旋律相对欢快,节奏感较强,以放松情绪为目的。
2.场景二——食堂。讲究煎、炒、烹、炸、焖、熘、熬、炖的中国传统饮食,海纳百川,兼容并济,配合食用,色香味意形,为此,食堂的环境音乐以悦耳动听的流行音乐和叙旧一般温暖流动的民谣为主,更有添加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Rap说唱,为学生注入新活力,轻松愉悦的气氛令人胃口大开。
3.场景三——咖啡厅。学习和休闲是咖啡厅的两大功能,选择在咖啡厅学习的学生通常以锻炼口语为主,所以咖啡厅的音乐节奏不宜过快,音量不宜过大。在音乐的选择上,有木吉他出现的轻松、温暖的歌曲、迷离慵懒的驰放电子乐、舒缓安静的爵士樂,放下学习生活中的疲惫。
4.场景四——图书馆。在调查的高校中,选择在所有时间段播放环境音乐的不多,大部分在闭馆之前以音乐的方式提醒学生。音乐的选择也都以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为主,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等。
5.场景五——操场。运动是一个需要短时间内迅速调动人体神经、使人兴奋起来的场景。因此,节奏感强、速度偏快、能给人冲击感的音乐必不可少。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以速度在100bpm以上,打击乐力度强,低音重的音乐,这类音乐能迅速刺激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给人的力量感,使人进入运动状态。但是据调查,除了运动会等集体活动,在操场播放音乐的高校很少,以学生自己佩戴耳机进行播放为主。
音乐的应用使学习更加人性化,有效地控制了影响学习效力的因素。当然,作为辅助型的环境音乐不能喧宾夺主,要将音乐内容与学习内容结合、音乐风格与学习环境结合,音乐情绪与学习者情绪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音乐放松法是音乐在医学上的一种应用,是近几年各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记忆水平,也能缓解人的不良情绪。在欧美国家音乐治疗研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目前在我国还并未广泛应用,如何用音乐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路,还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环境音乐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婷.世界民族音乐——环境音乐诌议[J].大众文艺,2012(11).
[2]廖霞.让高校图书馆乘上背景音乐的翅膀[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3(6).
[3][日]服部正.环境音乐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王甦.环境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功能刍议[J].艺苑, 2016(4).
[5]林崇青.新时代的视角下审视高校图书馆引入环境音乐的思路[J].科技资讯,20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4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