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的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建设实训体系,建立“双导师”团队,构建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创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学徒制度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瓶颈,还能促进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对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互联网+”;校企合作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培训方式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它既是一种具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制度化的职业教育类型。当前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模式是通过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学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能力。这也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最佳形式。职业学校是培养该类人才的直接实施者,但是我国职业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普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校内教师与企业的师傅没做到有效和及时地沟通,无法形成“双导师”团队;过度依赖校外实训基地、大量占用企业资源,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成效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导致考核评价方法模糊。这些问题导致工与学的结合多停留于形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互联网+”的学徒制实训体系,利用信息化资源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双导师”团队和合理的学生评价方案,这是有效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点。
  二、“互联网+”与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现实问题
  “互联网+”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代表着未来社会经济的方向,而现代学徒制职教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思维与手段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升级和改造,并实现有效融合,这将是现代学徒制一个特色的改革方向。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第一,如何深度整合“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手段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中职教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很少有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做过尝试和探索。其中主要原因是现行高职院校管理體制的因素制约。特别是参与职业教育的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企业管理层和师傅、学生等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做好迎接这种改革和挑战的准备。目前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借助网络平台开发微课、慕课等多媒体课件已日渐流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慢慢改变着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第二,利用互联网手段与思维来推进现代学徒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这种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在国家也没有对现行学徒制项目进行资助的前提下,要解决资金问题将是一个难题。而企业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整合传统业务,适应和完成现代学徒制项目,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如果失败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此外,在前期改造过程中如何获得基层技术、管理人才,这也是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第三,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是否能接受这种变革,也决定着“互联网+”与现代学徒制融合的难易程度。首先基于“互联网+”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更多地以微课、慕课等课程形式存在,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弱,如果监控不力或考核不到位,这些课程形式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知识传授功能。加上如果这种培训模式所带来的效果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就业条件和就业能力时,也会让一些家长、家庭对此产生怀疑。第四,省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紧跟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经济改革发展思路的步伐,针对“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推进现代学徒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同时还要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在试点中积累经验,通过项目反馈继续完善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法律法规。
  三、基于“互联网+”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
  1.组建“双导师”课程组。
  现代学徒制应该是校企共同参与的过程,并且融合校内外实施需求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应该由校企共同组建的“双导师”课程组进行设计和落实。“双导师”课程组再根据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要求,最后再进一步与专业委员会讨论研究确定最终的课程设计和实训基地的需求,并在实际投入使用过程中适时进行相应调整。同时还需要借助新媒体手段,比如在建设初期,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可以搭建如QQ群和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
  2.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最新形势,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拥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学生不再受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和实训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在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中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地畅游虚拟学习世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一是对实训课程进行分析,理清实训课程的内容结构以及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从起始能力、认知风格和一般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它是整个虚拟实验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三是教学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进行模拟操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改善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和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创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学校和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相互整合资源,搭建一个教学与实训的共享平台,创建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学和校内外实训的系统化和自动化管理。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现教学场所的多元化和场景化。学校可以从系统中获得丰富的企业资源和相关标准或规范用于理论教学中,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或工作之前就能对企业标准、工作流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也可以将学徒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做成视频后上传到系统上。一方面学校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相关企业的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这样老师在学校里也能通过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企业里的实训情况。相反,企业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系统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并成绩达标才能申请作为“学徒”校外工作。网上教学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校企双方监控、考核和评价学生学习和实训的系统。
  四、结语
  互联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手段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升级和改造,并实现有效融合,这将是现代学徒制一个特色的改革方向。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融进现代学徒培训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学徒制度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瓶颈,还能促进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利用“互联网+”理念建设实训基地和搭建网上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和高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