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这门学科在大家的印象中,比较抽象,学习这门课程也比较枯燥,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只是每个事物对他们的刺激程度不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的一些过程生活化。这样学生会觉得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无用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就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抛开了教材上的主题图,就地取材选了6个女同学上讲台。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女同学有什么特点,问他们能否根据她们的特点提出一些关于分数的问题。同学们愉快的看着讲台上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1)扎头发的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穿短校裤的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戴眼镜的女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一口气说了很多个类似的分数问题。然后同学们就开始讨论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而老师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充就可以了。这节课老师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重难点学生也突破了。
  最出乎老师意料的事也发生了,当时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穿短校服裤( 26 )和穿短裙子( 16 )的女生人数和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马上想到了2+1=3。所以占总人数的的( 36 )。随着老师的表扬,一石激起千层浪。继而又有学生想到:穿短校服裤(26 )比穿短裙子( 16 )的女生多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而这些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内容,是下一节课才学习的,但我们的学生却能提前领会到了。
  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课外中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也感受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就更有兴趣学习数学了。
  二、通过打比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一直被认为理性最强的学科,所学知识也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通过打比方就可以很好的做得到这一点。
  比如,在教学减法的性质【a-b-c=a-(b+c)】 时,我是这样给学生打比方的“小船运大米,超载要下沉了,怎么办?”“扔掉一些大米”“对,现在要扔掉两包大米才能保证船不再下沉,我们可以怎么扔?”“扔一包再扔一包。”“老师,如果大力的话,两包一起扔。”“对,a就相当我们小船里的大米,我们可以一包一包扔就相当a-b-c,也可以两包一起扔就相当a-(b+c)。那剩下的大米是不是一样呀?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a-b-c=a-(b+c)”。学生一听,学习兴趣来了,不用死记“三个数连减……”多好!
  通过这样的打比方,学生毫不费劲就理解了要学习的内容,连学习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也能听得懂,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激发了。
  三、动手操作,感官数学,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这个主体中起辅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做一做,摸一摸,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翁,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课前动手做了一个圆柱体,课堂上摸一摸圆柱体的表面。初步感知圆柱体的表面包括一個侧面和两个底面。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通过观察、讨论、小结出圆柱体的表面面积计算公式。
  又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我根据这一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好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我让每一组学生都准备好四套圆锥容器和圆柱容器。一套是等底不等高,一套是等高不等底,一套是不等高不等底,一套是等高等底。操作要求是用圆锥容器装沙子往圆柱容器中倒,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每套容器中,圆锥容器往圆柱容器倒沙子,要倒几次才能把圆柱容器倒满。在这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讨论,得出了结论,而且大家都知道了“等底等高”这重要因素,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边玩边按老师的引导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体学习愿望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起来。
  四、利用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的演示往往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易懂化。现代教学已经进入了电子教学时代,一些抽象知识当学生不懂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电教化手段演示,但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精心去设计课件,尤其是在没有普及电教平台的农村学校,这就需要教具了。实际教学中教具并不仅仅指学校提供的教具,而是凡是能够为教学活动服务,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工具和实物,皆可称之为教具。老师要做到善于发现、灵活使用身边的教具。
  如教学“把一头牛栓在一棵树桩上吃草,绳子长5米,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类题目,对于70后、80后的人亲身经历过,90后的人大部分也知道怎么一回事,当对于00后的学生来讲,有点难以想象了。我急中生智,直接向学生借了一张校卡(校卡上带着一根挂脖子的绳子)当教具演示。我把校卡拴在我的手臂上,手臂当树桩,校卡就是一头牛。“牛”绕着“树桩”吃草就活灵活现了演示出来。学生兴致盎然地观察着,思考着。老师也就不需要大费口舌地介绍牛吃草这一现象了。
  教具以其直观形象、使用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具的使用甚至比多媒体更能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的方法得当,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潜力就会不断的被发掘起来,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