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89-02
个性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特征上的差异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个性,妥善培养个性,积极发展个性,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讓学生在习作中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个性,解放个性,发展个性。
一、开阔自由的写作空间
鲁迅先生说过: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的作文是否有创意,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开拓广阔的写作空间是决定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来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从而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游山玩水,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直接经验……让学生们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有所发现;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又如组织学生开展种植活动,开展扶老助残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的心得……要让学生总能感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生活是这么美好。
二、开发沉睡的习作潜能
放飞囚禁的情愫,唤醒沉睡的潜能,是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张扬个性的重要保证。只要学生把写作当成是表现自我的需要,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精神享受的需要,是梦想放飞的需要,他们就会舒畅表达,乐此不彼。长期训练,学生就一定会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异彩纷呈的新作文来!
记得,有一次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养蚕,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抓住契机,进行习作训练。一天上课,我特意买了几条蚕带到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起“养蚕经”来。当我问到同学们为什么要养蚕时,有的说“培养观察能力”,有的说“好玩”,还有一个学生反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养蚕”?我就明确地告诉孩子们:“老师小的时候没有完整地养过一批蚕,现在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补上这堂课,多学点知识。”我坦率的回答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成了孩子们的一个“蚕友”,我就顺势要求学生养完蚕后每人交一篇作文,汇报自己养蚕过程中的体会。作文收上来了,孩子们的思路宽松了,一改以前写“春蚕”不管你爱不爱它,熟悉不熟悉它,就是千篇一律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这种高论调的立意法。有从珍爱生命角度去立意的(蚕繁殖太多了,蚕虽小却不忍心抛弃一条生命);有从养蚕的乐趣去写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虽然辛劳,但长见识);有从探究蚕的生命奥秘去写的(为了证实书上的知识,亲自喂养,并作解剖观察);也有同学宣言不善养蚕的(说蚕的生命力脆弱,吃了有水的桑叶就“拉肚子身亡”,太娇气了)……
同一题材,却有如此丰富的感悟。的确,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要开发学生沉睡的习作潜能,学生就会把习作当成表现自我的需要,就一定能写出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来。
三、独辟蹊径,倡导个性化的表达
独辟蹊径,就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尽量克服“千人一面,万人一词”,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人写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少写;别人没写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多写。别人用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少用;别人没用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多用。告诉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有一次,我指导半命题作文,我先出示了题目《我是……》,然后作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习作‘介绍自己’,他们的回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都知道了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也有一变,你们信吗?”同学们都微笑着摇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我是一棵梧桐树,我生活在一条小溪边……”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自我介绍《我是一棵梧桐树》,这样打破了思维常规,把学生带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令他们眼前一亮。学生用目光告诉我他们喜欢这富于创造性的表达。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同样富有创造性地介绍了“自己”。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补充说:“你们只是一棵普通的树还不够好,你们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最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你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在你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特别的事?”这么一说,学生的思想闸门立刻打开了,他们的发言也丰富起来,他们有的描述了“自己”一年四季的变化……;有的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有的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寄托了他们的希望。一节习作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学生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课后,孩子们围住我,继续和我交流着。写的角度变了,生动性就提升了,文段的新意自然出来了,这其中蕴涵了学生的个性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不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不重唱别人唱过的老歌,不重弹别人弹过的老调,长期坚持,学生就一定会写出新颖鲜活、别具一格的新作文来!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有个性。实践证明,习作已不可抗拒地面临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习作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激发和激活学生的思维,捕捉新鲜独特的体验,才能让学生的习作呈现生机和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