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面前。本文将从情境设置的角度来探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情境设置;道德与法治课;實效性
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推广实施多年,但初中学生不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极大地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本文针对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从情境设置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围绕课程内容设置情境,创新教学形式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应该选择哪种形式才适合本课程的内容讲解。教师采用教学形式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有效性,要有利于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讨论要考虑到有一定的难度,要有价值;角色扮演要有可能性、科学性;辩论赛要围绕重点、疑点。只有恰到好处地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形式不能随心所欲地采用。例如,讲授《消费者的“保护神”消费者的权利》时,可以设置了这样一段背景材料:彭同学为了学习,花了4000多元钱,购买了一台“x x”品牌平板电脑。拿回家后发现学习机已被启封过,一些零部件已被调换。于是要求店主退货,但店主不同意。然后围绕这则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2)你认为自己到商店购买东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你碰到材料中的情况,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经分组讨论后,先每组派代表作总结发言和记录,接着进入小组间互相质疑答辩,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并提供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那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紧扣主题,层次深入,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科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很多教学资源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在教学中使用。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慕课网、学堂在线、微课网等多个教学视频网站,积累了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资源基础。教师可以借鉴这些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歌曲等不同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并配合教师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直观情境,变呆板为生动,不断给与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例如,讲授《促进民族团结》时,教师可以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爱我中华》,从歌词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到底是怎么相处的,国家又有哪些民族政策等。巧用歌曲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去仔细观察和思考,这样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学生乐于接收,也易于接受。
三、巧妙设计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让课堂学习变成学生的需要,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注重导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运用最佳的方法导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比如,例如,讲授《让生命之花绽放》时,教师就可以灵活而又充分地发挥了教学语言的作用。怀着深沉的感情向学生们述说汶川大地震中坚强女子乐刘会被困70多小时的感人事迹,时而声音低沉,时而高亢振作,最后又用坚强的声音说道:“正是因为他们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所以才活过来了”。短短的几分钟,学生们很快被教师的话语给感动了,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接着班里的学生都认认真真地开始了他们的学习。
四、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头脑中有丰富感性材料储备的基础上的,完全陌生的事物,很难使学生感兴趣。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就应该自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追求民主价值》时,教师可以设置“班级选班干部我投谁一票”,思考投票的依据是什么。结合学生班级事务管理和民主决策的真实体验,体验如何行使民主权利,认识民主参与所需要的素养,继而产生探讨的兴趣。所以,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是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和入门的向导,丰富的感性材料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巧设疑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通过精心设疑,从而加强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增加求知欲和阅读兴趣,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例如,讲授《享受学习》时,教师可以就针对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同学们的感受进行调查,调查他们的学习感受,分享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可设疑如下:“为什么升入初中以后有些同学成绩一直保持前茅,有些同学成绩退步越来越大,从刚升初中时的优秀生变成中等生甚至差生?是智力差异吗?”问题一出,学生意见纷呈,赞同或反对此观点。这时,教师提问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既然智力有差异,为什么小升初时,那些同学成绩能考进前几名,显然不是智力问题。”这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涛。大多学生作否定的回答,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指出:“进入初中以后,为何成绩波动那么大,主要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接着,教师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优秀学生的学生方法是什么?我们可以照搬吗?”这样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优秀学习方法,又可以借鉴别人的失败经验。使学生在“无疑—有疑—释疑—无疑”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扩散性提问,创设了意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创设实践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将课内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本门课程理论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时政兴趣小组、社会现象评论小组、演讲小组和辩论小组等。学生也会自觉地读课外书、看新闻、读报纸、写读书笔记。开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走出书本,走进社会,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施福荣;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优化策略例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08期
[2]冯敏;创设有效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之我见[J];《教师》;2018年0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5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