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对道德与法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小学生处于三观未定的人生阶段,处于人生思想构造的重要时期。如何为小学生们奠定正确的三观基础,如何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增强他们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为社会输送一批有思想觉悟的人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 道德法治 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086-01
我国传统的小学教育是以教师主动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受教为辅的教育方式。由于小学生对道德法治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对社会理解相对稚嫩,导致其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兴趣有限。传统教育方式对其效果不佳。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质量降低。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是否能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效果的关键所在。
1.目前传统教学质量不佳分析
虽然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但是广大基层小学的道德法治课堂教学依然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虽然能够更全面,更体系的为小学生介绍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虽然更加客觀,但是却缺乏形象具体的分析,缺乏自身对知识感性的理解。在应试背景下,教师也只以自身教学成绩为中心,不以学生理解为标准,必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由于此类课程以理论解释为主,缺乏生活相关实例,无法举一反三,贴近生活,使得提高学生兴趣与降低理解难度等操作成为无稽之谈。由于小学生对社会的看法相对稚嫩,对社会事务参与基本为零,此外再加上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兴趣目标转移快等自身特性,使得传统教育对其无法产生有效的教育效果与教育意义。一部分教师对待道德课堂的态度不认真,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更使得教师与学生双方厌倦。
2.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教师应当确立自己的辅助地位
小学生的思想态度相对稚嫩,教学如果以解释理论为主,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则不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要推己及人,充分理解学生所思所想,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待课堂。因此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此类课堂转型的关键所在。在此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处在一个辅助地位,使小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引导他们通过实际的案例,去理解和分析法治与道德相关问题。例如以“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为主题,通过激烈的辩论或者夸张的小品表演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这个问题之中,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中的矛盾,发表相关看法。此外应当表扬其参与课堂的态度,然后以教师的辅助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方式,势必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高效有趣。
(2)事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布置课堂的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计划。如:这节课教学的方式,这节课教学的内容,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如何快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个目标等。教师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方式去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由教师引导,由学生去学习,最后让学生主动完成并深入理解知识要点,才能完成一节完美的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是此理。如何通过生动幽默的话语去引导学生注意力,如何通过平易近人的方式使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状态,如何使学生们在一次次的课堂活动中加深理解,将课本中无聊枯燥的知识,充分而形象生动的掌握。这些问题与教学计划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完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不仅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更是处理此类课程难点的关键所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周密的计划是保障课堂进度的前提与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
(3)将课后巩固实践化
客观上,短短的一节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中无法将课上全部的知识完全地传输给所有学生,因此一个善于完成且有教育意义的课后作业,便是极其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它具极其独特的理论性,因此不可像其他学科一样用书面作业或者抄写作业完成,否则无法达到其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要尊重小学生的活泼天性,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应当注重实践,以实际生活去落实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深化课上所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与家长讨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提到的问题,与家长交流看法,然后由家长写出总结。或者课后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去讨论对社会焦点问题,互相讨论交流看法,下次课程供大家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课上所学知识还能加深课下的理解,通过充分的社会实践调动了家长与学生的积极性,娱乐并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奠定了学生的三观基础,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充满期待与兴趣。
教师在应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此类理论型课程中应当充分做到思想客观、思维活跃。要尊重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独特性,尊重小学生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此外还要端正态度,要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意义。通过生动形象、具体活泼、贴近生活等一系列措施,使道德与法治课脱离枯燥无味,易于小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范丽平.新课程下教学方式的探究——创设活动提高思品课堂的效能[J].新课程小学,2018,(5):165.
[2]刘汝敏.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32):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