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目前社会中密切关注的话题,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更是与学生学习发展有很大联系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的法律素养也会有所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联系社会时事,不断优化教学的方法,实行优化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目前,新课标课程改革不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自主学习意识也得不到充分的激发,无法真正做到让道德与法治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因此,实行优化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让道德与法治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处在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在此阶段的孩子情绪暴躁,易产生偏激的思维和行为,这对初中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非常正确的决定,有利于教师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以及认识他们自身。
  第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经过对社会案例的调查研究,正是由于初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国许多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学生,强势一方欺负弱势一方的事情频频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正常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对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以及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都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利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去给学生灌输自我保护的知识,呵护祖国的花朵茁壮健康地成长。
  第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是应对社会发展的正确之举,是在面临新发展背景下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正确之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遭的世界。目前的初中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跟从前相比都非常不一样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带来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此带动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设计原本就是与社会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为使学生接受知识点的程度提高,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
  1.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基本上是一节课的时间讲授一个知识点或者道德观点。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积极创造情境环境,创造各种条件,实行丰富多彩多姿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之中,走进生活和社会,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和体验,用此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教学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情绪的管理》这章课程的教育内容对学生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非常重要。教师在此章节的讲解中,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如何让自身的情绪去促进本身的健康发展。如果教师只是条条框框地将这些情绪管理的方法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那么“情绪的管理”的内容并不能够直击学生内心,并且教学成果也不会太明显。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例如,可以采用情景剧的模式,由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剧本,由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给其他同学在情绪多变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通过这样新颖的模式,表演的同学在为这个剧本付出心血的同时学到了许多有关情绪管理的知识,观看表演的同学也能够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自主地接收到这些知识,并且教师也不用大费周折,多费口舌去给学生讲解,甚至有可能教师直接讲解的效果并没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效果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给学生播放几个有关“情绪的管理”的小视频,或者是有关情绪管理不好导致的后果的小例子等等。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学得懂,用得上,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需要巧妙利用案例,深化学生探究过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应该选择合适并且新颖有趣的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和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在讲解案例的同時,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挖掘案例中潜在的教育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做好功夫,帮助学生在心理培养和品质培养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例如,在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章“维护宪法权威”的内容中,就告诉了学生有关宪法基本原则和我国政治制度的知识,这是为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的基础且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例举出公民如何实施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自身的利益的例子,让法律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朝着一个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无论什么阶段的教学,都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意识。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中,给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自主去搜集资料,然后以小组进行改革开放调查成果展示,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中心位置,还能够让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时代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应该不断创新。通过实行课堂优化教学方式,真正将道德知识与法律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能够有自我保护的认识,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务也就达到了。在社会体制越来越完善的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也一定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宋淑红.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2]余红.如何有效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J].考试周刊,2008(3).
  [3]周苏娟.让“价值”提升高效课堂——最大限度的发挥初中思品课的价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