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阶段进行道德与法制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启蒙的关键时期,具备初步的法制意識,逐渐树立高尚的品格,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念,小学时期的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此时容易冲动,缺乏安全意识,难以分辨是非问题,因此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素质教育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小学基础时期通过德育引导,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是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道德与法制是对学生素质影响一门必修课,小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主流文化课的互动,同时更应该提高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并在学习上形成积极的动力,教师应开创轻松的互动空间,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获得问题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升对道德与法制的认识,获得自我情感的升华。
1.激发学生的互动活跃性
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心理素质、精神素养,能够在生活中与学习中正面问题,以积极的思维模式看待事情,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教学中如若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也就停留在浅层面的互动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常见问题情境,展开有关知识的分析,使得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教师可结合现阶段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信息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视频媒体的形式,导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点,继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互动活跃性,让学生走上主动的求知空间中,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整体的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传媒与生活”时,教师可询问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通过什么媒介来看的,是通过手机、电视、还是电影院,进而教师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传媒媒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不同的电影获取渠道有什么不同?学生们有过亲身体验,他们的兴趣也较高,此时对于问题理解较为深刻,在合作中可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理论,更加充分的认识传媒,尽早规避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促使学生正确应用传媒媒介与网络。
2.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设计优化方案
要想更好地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我们要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尽量按照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进行备课。并应适当地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不断积累知识的感觉。让学生保持对知识有新鲜感,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求知与探知欲望。例如,教师教授尊重父母的行为课程时,可以教授学生关于家庭生活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指出哪些行为孝顺父母,是否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哪些行为是不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不值得提倡的。站在学生思维角度,设计课程内容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可以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原有思维方式,以积累的视角挖掘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答案,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自主实践与自主研究的能力。在教授法治课的时候,要以大量生活中、学生们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人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教授知识的法律部分之后,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法律事件。让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哪些事情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遇到违法违规和损害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如何拿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有了这些生活的事例作为支撑进行教学,学生们就能更加强烈地体会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法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强烈感情。
3.应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将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更好地结合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道德与法治认知观念的教育目的。举个例子,同样是在教师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德育认知观念时,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划分协作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一起做”为主题的课堂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讲解爱心折纸方式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与其他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爱心的折叠任务。在实践环节过后选出折叠任务的优胜组,派出小组代表为班级内其他同学讲解通过合作互助获得优胜的游戏心得。通过折纸实践小游戏的开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深入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道德与法治和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
4.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还无法确认基本规则对于个人、社会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角色扮演”,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环境来理解不同规则的作用,从而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分布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主要涉及交通规则、校园规则、游戏规则和班级课堂规则等。教材对规则意识教育做了更深入、系统的分类,这对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5.实践性作业的布置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通常会有自己的客观认识基础,简单的知识系统也会有所建设。对于这些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应的实践性的作业。例如,在《家人的爱》一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表达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开展陪妈妈买菜、为妈妈唱歌、帮爸爸洗脚等活动,让学生在付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春游,通过对大自然的感受,来体会道德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在春游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收集垃圾并进行指定的放置,教导学生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讲述历史故事,教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和平生活的重要性。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黑板报大赛。学生分别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知识,在黑板上进行板报的绘制书写,也可以多个活动同时开展,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得到升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活动性作业的布置对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道德与法治蕴含于活动之中,也渗透在学生参与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参与活动性作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结语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把道德与法制相结合落到实处,让我的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法制的社会新一代接班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谢八声.如何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9(02):73-74.
[2]宋秉儒.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探究[J].新课程,2009(01):75-76.
[3]张悦,张新颜.以我为主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7(8):12-14.
[4]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什地学校 四川德阳 618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