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科目,还是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动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不仅仅是教育行业的发展要求,更是整个国家发展的要求,还可以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1 引言
对于教师,开展有效教育有助于教师提高自我提升意识,培养创新的意识,教学中发挥创新的能力。教师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教学密不可分,教师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是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根据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分析研究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的有效差异,不同的气质特征、性格爱好和技能,为有效性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建议,使教师形成丰富的教学有效和独特的教学特色。教师能够有效地设计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组织过程具有层次性,评价机制具有有效性,作业布置有效性。
2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缺失
有效性教学就是“教师要针对自身的综合特质,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独特有效、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程序”。这一概念强调了三点内容,即教师自身的特点、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只有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行优质的教学实践。然而通过调查结果发现,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效渐渐缺失,教学与情感相分离,学校推行模式化教学导致教学缺乏人文气息,教师缺乏独特的教学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学生素质非全面发展
在学生差异发展的前提下,要实现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有效至关重要。而现有的应试教育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兴趣爱好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却不注重,导致学生素质非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心理素质低,适应能力差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严重缺乏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更有甚者受到爷爷奶奶的隔代溺爱,与人交往困难,情绪多变,遇到挫折时手足无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陷入迷茫和无措。此外,有一些高中生遇到一些突变问题时,难以适应变化以至于陷入厌学自卑之中。例如,遇到换老师时,不能及时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节奏而掉队;当一些学生从低年级升入高年级时,难以适应学习难度的增加,连独自完成作业也很困难;当学习新的模块知识时,数感差的学生进行计算时错误率高速度慢,空间感差的学生在认识图形时不够准确。
2.2.2过于注重成绩,忽视能力发展
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唯成绩论”的现象屡见不鲜,“唯成绩论”这种扭曲的教育观在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中根深蒂固,有的家长为了短时间内提升孩子的成绩甚至牺牲孩子的课余时间,停掉孩子的兴趣班反而高强度地去参加补习班。在学生之间,更是以成绩排名为荣,以考试成绩排名确定朋友圈,学生的价值观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有些学生过于成迷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缺乏奉献精神。在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和思维之下,学生极度缺乏创新能力和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更愿意去尝试低难度或者难度适中的问题,对于高难度的问题却望而止步,十分缺乏挑战精神。
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对策
3.1教学理念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中,以学生的差异发展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有效性成长,使学生乐学善学。所以有效性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有效性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在教学理念有效性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拥有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而影响学生良好有效品质的形成,同时影响本身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3.2教学能力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所具备的一种特殊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基本教学能力和有效教学能力。基本实际教学能力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所具备的,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规范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推动能力。有效的教学能力是在基本教学能力具备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探究能力,创新教学能力,发表教学理论与意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有效的教学能力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中形成的,随着教师教学风格的成熟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能力。比如独特的数学教学能力,首先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乐学,教学效果才能事倍功半,其次数学教学思维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思维的跳跃幅度要适度,在师生共同推理、探究、验证中进行多方位数学方法的建构。
3.3教学评价有效性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价值所做的观念性判断活动,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对学生的评价要实现全面化、多样化,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的具体做法是把平时比较深刻的学习规划,学习进步,有新意的数学创造记录下来,学生根据记录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可以彼此交流,表达对对方的看法,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竞争发展;教师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可以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业,实践活动记录,创新小发明,周考月考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等材料放入其中,学期末时老师们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单一的奖惩性评价法,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格.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 现代农村科技. 2015(04)
[2] 李渺,舒翔.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预设与生成——以一节高中数学“反函数”课为例[J]. 数学通报. 2013(11)
[3] 杨伯芝. 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J]. 成功(教育). 2013(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