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对学生的教育重点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方向发展。数学是一个严谨且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刚刚接触数学学科的小学生来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教学,由于小学生年纪偏小,自控能力较差等原因,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特别是在教育启蒙阶段,学校根本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决定一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都是“填鸭式”教学,将大量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技巧直接灌输给学生,不给其思考时间,让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时,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因此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拥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1]。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快速理解并且吸收教师传授的相關知识。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数学思维的形成正处在萌芽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工作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在交流中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并且多为独生子女,这类孩子往往比较自我,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时缺乏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同一个问题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互相合作交流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教师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运用,导致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过于自信,没有详细的将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内容告诉学生或者在简单提出教学要求之后便撒手不管,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讨论。这种做法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但对学生不加以引导,让其盲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便开始讨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学习效果不佳。
  (二)忽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而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充当的都是领导者的角色。教师把数学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自由分组,这就造成了优等生抱团,没有人愿意跟差生进行合作学习,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这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丧失了优势。
  (三)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小组讨论开始后,教师一般是走马观花地巡视一遍,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让学生自由讨论,造成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指导,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内容设计上做到科学合理,根据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凸显教学特点,突出创新,在合理范围内突出挑战性和开放性,这样才能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突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就必须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中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教师准备不同长度的竹签若干根,让学生分组领取12根竹签组成长方体框架,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就可以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把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直接变成了形象化的框架,这么直观的形象经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展现出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三)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各不相同,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例如在进行《年、月、日》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课上通过口头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年、月、日的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认识的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年历。教师让每组都分到几个动手能力较强和几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在制作年历的过程中,思维活跃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动手制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各异的年历。在整个过程中,加深了其对“年、月、日”的认识。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教授方式,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探讨,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鼓励的能力。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还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纪振辉.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24-225.
  [2]郭淑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5,(06):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