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推进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合作学习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灵活、自由,为小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可进一步充实其学习体验、情感体验以及实践体验。鉴于小学生自身特点与个性发展上的差异,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需充分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分组,充分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带动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合理分组
一、合理分组
(一)混合分组
混合分组通常情况下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加以组合,具体来说可将小学生以差异性的个性发展及认知水平为前提分别进行组合。其中差异性的个性发展指的是将性格较为沉静、内敛的学生与性格相对开朗活泼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性格较为沉静、内敛的学生通常更善于细致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在这方面能够同其他性格的学生产生互补,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这种分组方式能够促进其在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上优势互补、积极互动[1]。另外以小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进行分组,考虑的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有的学生则具有出色的平面图形认知能力,因此,在分组的时候就能够将其组合在一起,以便于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各尽所能、共同进步。认知能力相对更为突出的学生还能够委派其担任小组组长,在以其为榜样的感染下促进组内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二)自由分组
学生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外,还能够自由展开分组。也就是充分给与学生们自主权,允许意气相投、思想观念相似的学生以及兴趣爱好接近的学生各自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合。这种自由组合的分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更为充分的调动起来,促使合作学习活动向着更加和谐、活泼、高效的方向发展。这种分组形式下的组内成员有着更小的差异且群英荟萃,有助于将学习任务更加快速的完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由分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容易产生组员都十分淘气的小组或者都十分沉闷腼腆的小组,存在效率较低、节奏较慢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慎重使用自由分组的方式,通常将其应用在学习任务较容易达到以及趣味性高或者互动性强的学习任务中,借此来开发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更多可能性和潜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优势,往往会使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达到1+1=+∞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独具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要求合作学习氛围必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入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只有有趣、新鲜的事物才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一定要对这个因素加以充分考虑。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之前,为学生们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为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不能够事事讨论、时时讨论,而是要抓住恰当的讨论时机。使学生明白有些问题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有效解决的,只有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才可以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比如,在对“时分秒”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讲授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制作时钟或者手绘时钟,让每个小组中比较擅长绘画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手绘,在所有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依据老师给出的时间画出准确的指针方向和表盘刻度,从而对秒针、分针、时针的功能和作用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既能够使学生对时分秒的印象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能够充分展现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以将各自的绘画作品在班级中互相进行展示,共同交流想法和心得体会,使学生能够以更加愉悦轻松的状态进行学习。
三、在学习生活中创造合作机会
想要使学生能够进一步高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必须将实际生活与之充分的联系起来,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更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教师可创设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共同去讨论,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时,让学生可以就平行四边的特点以及其与长方形的异同点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进行完小组讨论之后能够得到一个与准确答案接近的结果,教师以这种合作探究的讨论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其更为充分的明白为何开展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时刻给与必要的关注,进行恰如其分的提点和引导,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
另外,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旁敲侧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理解,还可以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谚语名言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积极的同其他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其集体意识以及合作精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设计出更多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同学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一起进行学习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其共同去完成。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抢答,哪个组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最多的问题给与其适当的奖励,使学生們在奖励的激励下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综上所述,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与学生实际更为贴合的教学活动,组织并将其吸引到趣味性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引导其通过积极的思考与讨论以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高效的去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教师应该不断致力于对分组合理性的优化和创新上,能够使合作学习更加适时、高效的开展,切实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合作学习,促进其数学学习的不断进步以及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 学周刊, 2017, 16(16):100-101.
[2]童嘉威.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5):157-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