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度拓展延伸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丰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门思维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并重的科目,数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基础,启蒙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培养将会对学生未来在数学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常言道:学以致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以教學大纲为依据,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再创造”,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与延伸,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拓展延伸;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77-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烂漫,充满奇思妙想,他们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对教师未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一味地照本宣科,知识灌输后,运用较为繁琐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理念进行解析,课堂氛围沉闷乏味。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抗拒心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数学偏重于思维逻辑与计算,比较容易给人一种刻板生硬的印象。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公式定理就是各类数学题目,师生间的互动不足,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显得严肃呆板。“按照老师教的做”成为不少教师的口头禅[3],而实质上压抑的课堂氛围和略显僵硬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展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我们要转化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做朋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将每次课堂教学看做一次探索发现之旅,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当好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一次习题讲解过程中,笔者故意将一步计算结果写错了,这时学生在下面纷纷窃窃私语,笔者转过身来问学生:怎么了,老师写的有什么问题么?学生们纷纷停止议论,笔者鼓励道:有什么问题大胆提出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啊。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你这一步的结果结算错了,应该是这样做的……学生讲完后,笔者赞许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与你们一样,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在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对某些地方有疑问,要大胆的提出来,就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敢于质疑,非常好。
  二、实践出真知,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实践探究的机会。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数学课本的长度是多少,并给学生一些选项选择。学生们很积极,有的选择A,有的选择C,笔者问学生选择的依据时,很多学生表示是猜的。笔者便说道,书本就在你们手上,尺子就在桌子上,为什么不自己动手验证下呢?学生听到后纷纷拿起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随着课程的进行,测量范围已不局限于课本、桌子、椅子等,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想知道咱们教室的长度,哪位同学能够帮助我呢?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可以用尺子量出来。笔者肯定道:这个想法不错,可是教室这么大,一把尺子要测量很多次吧。学生挠挠头说道:我可以把同学们的尺子联在一起做成一把大尺子。笔者赞许道:这个主意好啊,这样就能更快地测量出来了,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方法么?有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我刚才用尺子测量了自己一步的距离,我从教室一边走向另一边一共走了多少步,加起来就是教室长度了。笔者表扬道:这个想法很新颖呀,一次测量就可以得到结果,不过如果每一步的距离不一样,那么就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哦。常言道:实践出真知,于是笔者让两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探究贯穿课堂始终,在思考环节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长度计量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最初的想法与实践的结果难免会存在一些偏差,通过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三、巧用错误范例,“借题发挥”深化学生认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5]。错误有可能来自教师,也有可能来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错误的范例,适当地“借题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除法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箱包厂要加工一批行李箱,共计300件,小明一天可以加工6件,小红一天可以加工4件,如果两个人同时加工,请问多久可以加工完成。学生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有的学生列出算式:300÷6+300÷4;有的学生则列出:300÷(6+4)。到底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呢,笔者没有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将两种算法的答案求解出来,进而进行比较。通过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学生明白了(300÷6+300÷4)是小明单独加工300件与小红单独加工300件总共需要的天数,而且也搞清楚了(300÷6+300÷4)与300÷(6+4)间是不可以通过分配率转换的。在此过程中,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将错就错进行解答,从而得出答案不一致的矛盾,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的形式探究发生错误的原因,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巩固和深化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是学生筑基础,培兴趣的关键阶段,课堂教学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多实践多反思,注重课堂知识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孙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顾万春,钱慧.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6):50-51.
  [4]肖伏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7):73-73.
  [5]董斌.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87-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