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提问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下城镇化逐步形成规模的过程中,武都城区滨江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情况是怎样的呢?武都区滨江学校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案例,目的是为了实践有效课堂的开展,特别是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提问方法对课程进展、学生学习认知获得、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影响,突现出城镇化加快形成过程中武都城区滨江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情况。
【关键词】有效提问方法;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84-02
第一、有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储备,还要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进行预判,才能做到兼顾学生认知水平展开“有的放矢”的互动合作的课堂提问,并且在课堂上抓住本节课时的知识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探究性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往往事半功倍。
北宋学者教育家李觏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如果做到了目的明确,整堂课带着问题思考的探究而展开“有的”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课堂,就如同去餐馆吃饭,能给顾客提供喜欢吃,想吃的,容易消化的饭,这样的厨师肯定受大家欢迎。不同之处是餐馆要点餐,而学生作为教师的“顾客”想要怎样的知识大餐,或者说怎样的知识是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这个“厨师”并不知道!尤其是现在学生人数多,学习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的需要、认知、理解、情感价值等个性素养,提前不能预知,但可以通过有效提问来预判。有效课堂就要以教学有效提问来“投石问路”,教师对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现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那么怎样引导呢?这就涉及到有效的提问。
具体来说,在这三节实践课教学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学进度不同。怎样会有这样的设计呢?教者以提问的反应来控制课堂教学,逐渐推进课程进度。八年级1、2班完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学生知道了实验推理过程,知道了惯性、以及惯性定律。相反,这节课在4班就要用两个教学课时来完成,仅基础实验过程和大胆的推理过程教学,似乎也觉得比较吃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了原本静止的物体运动现象,静止的大木箱子用力推才会动起来,就觉得亚里士多德正确。但经老师一提醒就马上认为伽利略错误,但是自己刚刚在说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和草地上正在滚动的足球时曾说过伽利略正确啊!而这个问题在2班一位男生举手抢答,站起来就直接回答说:“静止的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时需要力来维持,是亚里士多德观点正确;而运动的物体由运动到静止时不需要力来维持,是伽利略的观点正确,他们两个人的点都不全面。”可见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反应能力等因素,在问题的反馈中把握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而控制教学进程,不能一概而论地只备教学内容的课,而忽略了备学生接受能力的课。
第二、尊重是教学的前提,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围绕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展开生活化的提问,让课堂上的对话交流成为有效课堂教学顺利推进的助手。
在课堂上,教师是一节课的总设计师、规划师、总导演。教学课堂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差异,不苛求,不打击,以宽容为水,用知识和面,以爱心为碗,把每一节课当做盛给学生增长见识的“营养大餐”。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思维、师生交流、知识点结构、教学环节、教学进程、预习和练习时间设置都要全面预设。在课堂上会形成某种多元的、互动的、和谐的、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提问预设”教学,是讲究师生和谐互动的,也是有效的教学过程。
陶行知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在这三节课上,教师给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然后展示司空见惯的生活片段,抛出生活化的问题。在等待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地陈述问题情景,语调有快有慢,思维调动舒缓张弛,在知识点的关键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引起思考。如重叠反复、语气加强、语调变缓等方法,当学生回答含糊不清时“不急于求成”。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推进,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种生活的再现和体验,课堂上“动脑筋”活动始终“在线”。就绝不强加生硬的思维桎梏。
第三、课堂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问题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假装的让步,明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雙向互动,是学习、理解、应用的过程,不是给理论培训的讲堂。
清代教育家颜元在《存学编》指出:“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将训练的作业设计多种方法,如灵活变化的口头判断正误题,口头抢答题,简要陈述题,调板书写题等,课后作业并不是重头戏,多层面的训练在课堂上。在2班这样的训练展开顺利,在1班进行的比较顺利,但在4班教学时对于一个重点问题的关键词汇教师往往要重复,并且提示第2遍、第3遍……以便于引起学生思维重视。比如“原先静止不动的木箱”等词汇就重复了多次,4班同学才意识到关键问题所在。这样的训练不仅灵活,也易于掌控学生学习的程度,而且很容易抓住课堂内容的关键,强化重难点知识,达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最终使课堂产生事半功倍效果。但在课题组的研究中发现:许多时候练习的设计也是重复、机械的,缺少创造性,挫伤了学生对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作业训练失去了强化知识的作用。
总之,在同一位教师,同一节内容的实验课教学中,因为不同的班级在教学环节和教法,教学进度上都不相同,似乎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但我们知道要上好每节课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附:三个班级的教学成绩分析(期中总75分,期末总100分。)
参考文献
[1]田亚兰.《师范类大专院校大学物理班内分层次教学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11期.
[2]王本菊.《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尝试与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01期.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45。陇南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号:LN[2017]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