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模式中的创新与融合探究与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风景园林学科是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特点。美国风景园林教育在跨学科招生、混合空间教学和跨学科协同教学方式上具有成熟的经验,为中国转型期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混合式教学;创新式教学
  一、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模式中的创新必要性
  当下园林专业知识是以多种已知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思维的联合、协调、整合、融汇产生新的知识,即跨学科知识与跨学科思维能力的获取的立体方式。当前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教育者也要面对单学科教育与跨学科教育的选择问题。一般理论认为,单学科教育面向职业化人才的培养,而跨学科教育则面向创新人才的培养。现代跨学科教育、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授与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最终希望培养创新性人才。由于美国人口和文化是在多元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学科间来吸收有益知识和经验的传统基因。现代风景园林教育在美国已有百年的历史,经历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及国际化教育等几个阶段。在这期间,跨文化、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一直是其主要特点。风景园林专业的内在基因、当代社会的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及发展的动力,也都要求其在不断的跨界与融合中,才有可能找到专业发展的未来。
  二、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的内在基因与专业需求
  1.专业的内在基因
  园林专业从出现开始就一直不是一个轮廓清晰的专业,也没有完整的、体系化的知识构架,往往是以文人、艺术家、工匠等为创作主体,将他们在审美、建筑、人的行为、植物等方面积累的经验综合应用,来完成园林环境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从现代风景园林专业的知识结构来看,美国早期的风景园林专业是从园艺、农林等专业融合发展而来的,后期在建筑、艺术学院中开办。如 1904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风景园林系时,该系就隶属于公立的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和私立的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属于横跨不同的学院和系部的学科。又如在中国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营建系与北方农学院园艺系联合创办“造园组”,也说明该专业的跨学科特质。在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林、建筑、艺术学科的知识共同起着支撑作用。建筑、规划学知识,解决土地规划、空间构成和功能用途方面的问题;农林科学的知识,解决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植物种植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而艺术学知识,解决了风景园林的形式和观念创新的问题。以上实例都表明了风景园林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基因,不重视跨学科教育、教学就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基本要求。
  2.园林专业的学科发展趋势
  在园林专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主要的变迁和转型,园林的专业领域与社会功能的变化也促使园林的行业界限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中,园林借鉴艺术、哲学的成就,为皇家和富有阶层提供美的精神产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对大众的日益关怀,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被引入园林学科,为公众提供更完善的公共生活的场所;到了后工业社会,风景园林又将生态学、水文学、工程学引入学科内,承担起修复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责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虽然风景园林专业的美学和艺术教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其科学性一直受到质疑,所以迫使风景园林界尝试去建立一种更可靠、更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以提高风景园林决策的科學性。所以,当代工程技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计算机分析与评价技术等的研究成果被大量引入,既拓展了专业范畴,又使风景园林的跨学科现象更加明显。正如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认为的,在现代主义后期,新的模式没有形成之前,各种主义和价值取向都活跃在理论与实践界,教育的方向也只能顺应这种模糊性。
  3.学科创新的动力需求
  跨学科教育不是一个全新现象,在风景园林领域,从产生之初到当代,学科的跨界融合都一直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如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建筑学、工程学、美学等,都是园林专业在不断与其他学科的联结过程中,也使自身专业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晰。一些学者在不断尝试弄清楚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目标和本质,而另一些学者则在不断尝试寻求与其他专业的联合。在过去风景园林的实践领域在不断拓展,从花园到区域性景观规划;从关注人的行为到关注自然气候的变化;从审美领域到工程技术领域。
  三、美国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的主要方式
  为适应专业领域不断变化和拓展的状况,美国风景园林教育也在这种跨界的实践中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在专业内教学和跨界教学之间寻求平衡。美国风景园林跨学科教育主要体现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学生来源、混合的教学环境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等方面。在尝试吸收各种外来文化,融汇各种资源和知识体系,甚至在具体的教学环境、师资组织、招生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寻求并借鉴其他知识体系的成果。
  1.跨学科、宽口径的学生来源
  美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留学生的首选之地,跨文化背景的学生占其学生总数的 20%以上。同时,在研究生招生时,甚至鼓励不同本科背景的学生申请风景园林硕士学位。其他专业学生转入风景园林专业的限制条件也比较宽松,如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历史学、计算机、艺术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可以申请。一般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开设不同的课程,并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目前,美国风景园林硕士学位,通过设置不同专业课程来协调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跨学科、跨文化背景的学生带来观念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激发创新性,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来源也为专业教学带来跨学科交流和拓展专业范围的可能性。
  2.多专业混合的教学环境
  跨学科的知识可以通过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来完成,但跨学科的思维却是传统教学法难以胜任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其他学科人员的交流才有可能实现。当代美国风景园林教学,不仅通过教师的跨专业教学和学生的跨学科混合交流来拓展专业范畴,而且课程设置也越来越注重跨学科性。
  跨学科教育是中国未来风景园林教育改革的要方向,通过与其他各学科的交叉学习、研究与实践,才有可能找到学科新的生长点,产生具有中国原创性的设计思想和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风景园林教育在美国. 中国园林,2013.6
  [2]祁素萍,王兆骞,陈相强.中美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比较.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
  作者简介:马珂馨(198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文章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基于竞赛的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项目编号:SJGY20180054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