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因此,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基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有效形式、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参与能力
公民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提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初中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对于其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为此,必须把初中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丰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抽象的课堂学习形象化、生动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在社会参与中经历知、情、意、行活动后,自觉地将良好的思想转化为社会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社会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明白是他人的努力付出才有自己幸福安定的生活,激发他们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理解、感恩他人与社会,回报社会,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有效形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高度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初中生在校生活的时间比较长,仅利用节假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有机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例如,在学习《网络交往新空间》时,笔者举行了一次以“中学生是否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为主题的模拟听证会。活动由学生主持,他们模拟各方不同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分析了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利弊,畅谈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了点评。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便水到渠成了。
其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信息时代,微博、微信等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独立而广阔的空间,也拓宽了初中生的视野,培养了初中生自由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例如,在学习《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笔者在课堂上播放网上热议的高铁“霸座女”、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简短新闻视频,随后提出相关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网络手段,针对网络热点,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正确发表言论,积极关注社会,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第三,积极开发校本活动课程,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为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把书本知识和参与能力相结合,可以开展的活动课程包括:1. 模拟联合国——让学生模拟外交官参与国际事务;2. 校园听证会——让学生真正参与民主决策校内事务;3. 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维持校内外的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监督、助残扶弱等;4. 校园小记者,让学生担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撰写新闻稿、发表新闻评论,也可将经验扩展到社会生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微博、写评论、写倡议书等。
第四,带领初中生参观访问,提高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参觀访问是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参观访问的具体内容应紧密联系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可以参观工厂、军区、法院、博物馆等,也可以访问劳动模范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等。例如,组织七年级学生走访街道办、派出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措施;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当地文化馆,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观法庭,感受法律的威严,增强法律意识;组织九年级学生参观“航天科技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参观工厂、企业等,了解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和收入差距,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
第五,组织初中生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参与中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初中生在他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丰富、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正确掌握理论难点,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时,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小区进行调查,了解居民不同的经济来源。在社会参与中,学生深刻理解了教材知识,又充分地认识到了受教育的意义。
另外,还可以尝试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策略
(一)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
从七年级开始,笔者让学生每个假期有步骤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逐步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如:七年级寒假开展“拥抱亲情”感恩父母活动,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培养适应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和谐沟通的能力;暑假开展“关爱他人”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心和自觉服务社会的精神与能力。八年级寒假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暑假开展“七彩法治梦”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忠实守护者。九年级寒假开展“关注环境保护,美化家乡”环保行动,让学生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落实环保行动,培养学生自觉适应社会的能力;暑假开展“热爱家乡”社会调查,让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二)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互配合
提高初中生社会参与能力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积极配合。首先,家长要改变“以成绩论成才”的观念,引导孩子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各种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要提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把它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制订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案和具体措施等。最后,社区、各个社会实践基地、各类社会机构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接纳学生进行社会活动。
(三)社会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学生参与每个社会活动后,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通过回味活动的过程,品尝活动的果实。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反思失败的教训;既要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也要反思活动的经历和心灵的成长。
总之,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就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融入自然;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成长中的风雨挫折、艰辛坎坷、荆棘磨难,能够真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3]张岩.中小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培养的价值与实践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6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