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上好一节活动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经历不同工具测量教室的长的过程培养度量意识,而我觉得对于我们学校班级比较大,地方又比较小的这样的实际情况而言,上好这样的活动课,有些困难。如何上好这节活动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从测量教室的长改为测量窗台的高,这样更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现状,更具操作性。
  关键词:文具盒 粉笔 铅笔 曲别针等
  一、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师:笑笑的爸爸准备为笑笑的班级做个图书馆。老师打算将图书柜放在窗台边,图书柜要与窗台一样高。爸爸让笑笑告诉他窗台有多高。笑笑犯难了,怎样测量窗台的高度呢?
  2.實践活动
  第一次测量:怎样测量
  师:怎样才能知道窗台有多高呢?
  生:用尺子量一下,知道结果之后在本子上记一下。
  师: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习怎么用尺子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铅笔量。
  师:真是一个好办法,你们还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本子量,把本子贴在上面量。
  师:你们的想法可真多!
  3.量一量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的工具测量,学生分8组活动,每组6人。有2组选择算术本、2组书、2组粉笔、2组铅笔。过程中学生会从下往上测量,6个人合作,用手按着本子,一本一本往上累加,量出结果后,纷纷来汇报,师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想了这么多办法,那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测,量一下它的高度了,在测量前,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忙回答一下。
  (1)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从哪里测量到哪里呢?
  师:窗台有多高,“高”指的是什么?
  生:指整个窗户的高度
  生:指了指窗沿。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高”指得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啊?
  生:用手比划从地面到窗沿的距离。
  (2)你们小组选择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师:你们想好用什么测量工具了吗?
  生:我们组用数学书测量。
  生:我们组用作业本测量。
  (3)讨论要如何测量
  师:你们选好的测量工具,那你们准备怎样进行测量呢?如果测量方式不对很有可能造成图书柜跟我们的窗台高度不一样。所以请大家在小组内好好讨论下,要怎样测量?(学生自行讨论,分工)
  (4)汇报讨论结果
  师:讨论好了的小组来说说。(学生各自说自己组负责测量,记录以及汇报的同学)
  (5)学生测量
  师:记住你们小组选择了什么测量工具就只能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中途不能更换测量工具,知道了吗?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
  (6)汇报交流
  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师:已经测量完了的同学用坐正的姿势告诉我。哪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量的。(用数学书测量的一小组给全班展示)
  师:看到他们的动作没有,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量的?
  生:他们是用5个小本子,一个一个紧挨着量的。
  4.归纳总结(要用相同的物体来量)
  师:真好,但是真奇怪,(师指黑板上的表格记录)一样的窗台,为什么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1:我们用的东西高度不一样。
  生2:因为量的东西不一样。
  第二次测量:
  师:刚才因为大家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那现在老师想让大家再测量一次窗台的高,用什么来量比较合适呢?
  生:曲别针。
  师:老师这里有两种曲别针,一种是大一点的,一种是小一点的,分别给你们几个小组用来测量窗台的高,每个小组只能选择同一种曲别针测量。请小组长来选择曲别针。
  (1)学生自主测量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并汇报结果)
  (2)归纳
  师:请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他们的结果不一样,他们的回形针不一样。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师拿第1组及第4组的两串回形针在班上巡回展示,发现确实不一样)
  第三次测量:
  师:虽然我们用的都是回形针,但因为回形针大小不一样,所以测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看来,我们要用同样的测量工具,而且这个测量工具的大小还要一样。你们觉得是用大回形针好,还是小回形针好。
  生1:大的好,因为大的好串一些。
  生2:大的好,因为大的串得少一些,快一些。
  师:用小回形针的小组数据测得一样都是37,但用大回形针的小组数据有一些不一样。想一想,为什么?(思考:学生都认为大得好,那样快并方便)
  生:他们量得时候没有一个那么长,所以就是半个。
  师:是的,有时测量的时候,用大回形针,可能不够,会出现半个的情况,用小回形针数据就会更准确一些。那我们都用小回形针来试一试,看看数据会不会更准确一些。(生全部用小回形针测量)
  测量反馈,体验正确的测量方法。
  1组:37;2组36个半;3组37;4组37;5组37;6组37
  师:请第2组的同学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测量?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找到他们测量的好方法。(两个同学一人在下面按着,一人在上面按着)
  生1:扯直了量
  生2:按着量。
  师:从地面开始测量,扯直了一直到窗台的个数就是窗台的高度。我们一起数一数。(学生和老师一起数回形针个数,一共是36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且在小组内交流合作,通过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统一长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测量策略有所不同,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在做重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使群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学生自己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