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历史使命。本文结合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针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笔者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高职院校提高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的路径: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办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借助合理的课程体系来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打造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氛围;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职业人文教育提供强大师资保障;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3-003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1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职业人文素质是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有机统一体,主要指职业活动中所应具有的人文素质。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然而,从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漠视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学生越来越向“工具人”方向发展,这已然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各高校必须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重知识轻素质。有些高职院校的老师仍然没有认清职业教育的本质,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漠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漠视人才培养要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需求。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把精力主要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上,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上考虑过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不能同步发展,导致学习学习热情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师生感情淡漠。
  (二)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越来越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偏低的走向。大部分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专业课是他们主要学习的重点科目,而人文教育的一些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语文、英语,则被他们视为副科,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受重视,导致学生的基本文史知识欠缺。另外,据现有研究成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
  (三)学校人文教育课程比重不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学校开设的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没有从根本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深入研究,缺乏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对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哪些课程应该进行改革,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的设置。而且,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上,对仅有的几门职业人文教育课程,如大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在课时数量、授课时间、教室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使学生和老师也会留下副科、闲科的弱化印象,这势必对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二、实施职业人文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为迎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有些高职院校急功近利,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轻人文,造成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匮乏的弊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他们除了应该有较强的业务技能,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必须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对学生在道德、艺术、修养、心理等方面教育和培养加以重视,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作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互联网+”时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要求,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支技能娴熟、职业素养一流的劳动者大军。伴随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合二为一,不可偏颇。因此,加强人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培养和谐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和需要。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必须实施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学生进入职场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发展的“职业人”,而非“工具人”。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职业技能教育是职业人文教育的作用主体,人文教育的最终成效只能在学生的职业技能操作中体现。因此必须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融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达到职业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人文素质的考核作为评定合格人才的重要指标,使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院校的管理者到一线的普通教师都应该树立这一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决策和行为的指导思想。
  (二)优化课程体系,借助合理的课程体系来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人才培养依靠的重要环节就是课程体系,而良好的职业人文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也是依靠教学活动来实现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和实际学情,开设和完善心理教育、思政、社交礼仪、公共外语、艺术欣赏等一系列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基石作用,建立在校三年完整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于高职学制三年时间较短,理论课时相对较少,建议采取“公共必修+专业选修”的课程模式,课程开设的时间要考虑专业的特点,且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操守和人生价值观。公共必修课,如两课、英语、职业生涯课等要普及职业人文常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同时要利用专业课渗透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人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教育。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打造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把思想品德修养、职业特征、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融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课外活动构成一个综合文化体系。首先,从硬件设施上,要搞好学校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让校园的自然环境展现出学校特色和人文底蕴。学校的规划布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有审美价值,而且置身其中能让人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让学生在清洁的环境中会不自觉地不随地吐痰、不随意踩踏花草等,这种情操的陶冶提升了人格,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其次,从人文环境上,校园长廊、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方也要精心设计布置,形成班级和宿舍自己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长廊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教室学习园地展示牌的设置、温馨宿舍的布置等各种文化设施的创设,让学生置身在高尚的道德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品德行为。第三,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要与时俱进,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节日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道德情怀的教育,构建校园核心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学生打造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环境氛围。
  (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职业人文教育提供强大师资保障。“以德修身,恪守师德;以德修己、弘扬师魂;以德育人,桃李芬芳”。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潜心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整体素质,以学识魅力教育教育学生。第三,学校可以通过采用“两个形式”,即“发掘内源”和“拓宽外源”,来加强师资建设,引进专业水平高、职业操守好的教师扩大教师团队力量,为职业人文教育提供强大师资保障。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意识、道德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手机、电脑等现代工具,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QQ、Email、微信、微博等日常交流方式的作用,来扩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伦理;并借鉴互联网思维,创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信息平台。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特别重视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传授,认为这是教学的全部;对于课程思政和素质教育未有思考,忽视了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是教师观念的滞后,认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与己无关;另一方面对于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如何贯穿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没有深人思考。殊不知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调动学习者内在因素的最佳途径,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缺失素质教育的教学如同没有灵魂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把职业技能的传授和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内容形式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