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职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当前存在教学理念“重体轻育”、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模式僵化、体育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这反映了中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就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并就二者的融合教育路径加以探讨,以期为促进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
关键词:中职体育 教学 人文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a)-014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中职院校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重技能轻人文”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人文素质教育,这导致所培养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传统中职体育教学过于单一化与僵化,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具有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特征,若能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与之发挥互补效力,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 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先进教学理念的助力,中职体育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1 教学理念“重体轻育”
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其强健的身体素养,还要注重加强人文教育,引导其正确的“做人”。但就当前中职体育教学而言,大多只关注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教授,不主张视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教育,加之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导致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教学毫无指导意义,如此缺乏人文教育的学科无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2 教学目标不明晰
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少学校甚至将体育课堂作为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并未真正开展有效的体育运动,这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人文素养教育等均无增益。还有些学校虽有开展体育运动,但由于教学目标不明晰,导致体育教育毫无特色,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致使学生身心发展受限,无益于其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1.3 教学模式僵化落后
上文已提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落后,不仅内容单一化,而且方法僵化,多沿袭的是“知识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活动”三段式教学模式。虽然,中职体育教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因其灵活性不足、选择性不佳,导致其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1.4 体育文化建设滞后
作为中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体育教学大多缺乏明晰而可行的教学思路,也不关注体育活动的适时引导与科学创新,导致学生对体育文化不关注、不重视,加上体育社团也未给予足够的助力,致使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难以充分开展、体育文化宣传单一而简单,体育文化建设严重滞后。
2 中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2.1 學生发展目标所决定
中职教育肩负着培育较高素质一线岗位人才的重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德技双馨型员工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为此,中职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体育教育应肩负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使命,做到将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融合,在体育知识传授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对于学生成才及日后成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2 体育课程属性所要求
依循中职体育大纲可知:体育课程乃推行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可见,中职体育教育要全面发挥课程属性与要求,整合体育与文化、运动技能与方式方法,将人文理念深度渗透。不仅如此,体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整体竞技能力,而这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涵养,因此,体育教育要注重以人文精神指导体育锻炼。
2.3 体育教育现状所呼吁
一方面,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只关注学生成绩,一味依照教材传授知识与技能,如此单一而僵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兴趣大幅下滑,亟需以生动的人文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动力。另一方面,长期浸润于应试教育的中职学生多存在重智轻体情况,这导致其对于体育认知多停留在休闲课程层面,而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匮乏导致不少学生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作为其标签,更别提深化体育人文精神的学习了。
3 中职体育与人文素质的融合教育路径分析
3.1 转变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任何学科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中职教育作为传播现代文化、培育优秀新人的重要阵地,还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对于中职体育教学而言,一方面,应强化人文精神,重点发掘体育学科的人文价值,如竞技精神、合作精神、人文内涵展示等。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中应注重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人本主义教育还要求依循学生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以此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学”放在首位,“教”居于辅助引导地位,鼓励和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并将其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单元依次进行,针对各单元及其学习目标展开科学规定,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进度,依循自我特点展开体育学习。另一方面,在体育教育中应全面考虑学生基础与能力进行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环境构建、教学方法运用,从学生认知规律、兴趣动力、体育知识与技能储备情况出发,从物质、制度、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重方面进行引领,如此方可突出人文理念,集中体现体育教育的实践价值。 3.2 面向全面发展,科学定位目标
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学生身体素质乃其职业素质之载体,也是学生能够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正如上文所言,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育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体育教学目标也不甚明晰,这直接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拓展,也导致体育教育实效性不佳。鉴于此,中职院校必须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将体育从边缘学科重新拉回师生视野。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严禁压缩或取消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理念与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应科学定位体育教育目标,去哪买转变体育教育思想,将培养与国家建设、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一线初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提升,以满足学生的就业、择业需求。
3.3 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教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逐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选择性。中职学生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运动偏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单一化、简单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还需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优势体育项目,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可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多种球类项目,还可开设健美操、啦啦操等内容,课上先由教师组织基础教学,如基础知识普及、热身活动等,随后通过分组鼓励学生选择自我感兴趣的球类或项目进行运动和学习。如此有助于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增强人文素质教学内容,教师应针对学生感兴趣内容,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实现体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依循传球、上篮、投篮等内容,创新竞技模式,要求每组学生持球最多三步必须传球或进攻,以竞技规则强化学生团队意识,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激励作用。三是注重教学情境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十分抽象,还需通过一定的体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应善于模拟情境,强化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就其所蕴意的人文精神产生共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如排球课上教师可向学生讲解扣球技巧与要点,但因其对于学生身体素养要求高,因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太高,为此,教师可组织大家观看我国女排练习视频与夺冠瞬间,如此有针对性地讲解扣球要点,并针对女排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其对于体育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等精神的深刻理解。
3.4 发展人文体育,丰富校园文化
中职校园文化隶属于亚文化的一种,存在软、硬文化之分,其对于学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存在独特的影响,因此,中职院校应注重促进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应加快完善硬件设施。加快完善场地等体育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篮球场、标准运动场、活动中心等,并添置足够的运动器材,提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校园环境布设方面,应注重人文元素的渗透,如可在各教学区设置运动雕塑,在走廊张贴运动照片,在活动区悬挂彰显体育精神的名言警句。此外,学校还应设置体育荣誉教室,将学校理解竞赛奖状、奖杯陈列其中。另一方面,应推进校园软文化建设。中职院校应每日设置晨跑运动,每学期安排运动会、体育竞技比赛等,并不定期组织体育节、知识竞赛、达人评比等,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激励效用,实现软硬文化的共同提升。
一言以蔽之,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应注重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如此方可使体育教学更生动、更具活力,促进学生体育竞技精神的提升,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中职院校应加快推进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使之垂先示范,引领学生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 季英.如何在中职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42.
[2] 姚明瑾.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体育科学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88,90.
[3] 王素芬.随“文”潜入夜润“心”细无声——中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策略[J].职业,2017(19):45-47.
[4] 黄松柳.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4):132,134.
[5] 陈永利.中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260.
[6] 吴赴军,陈国玉.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策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2(15):239-2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2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