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化促进了社会的更快发展。语文新课标也非常重视社会化的进程,主张运用信息化推动语言教学的改革。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笔者在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创造性地把多媒体引入其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下面结合实践,与大家谈一谈笔者是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的。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
1.以多媒体配音激趣
表达对一首诗的感受需要一定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喜欢更加直观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对《观书有感》一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主要是通过比喻的写作手法来表达感情,作者把水比喻成羽,表达了想变得睿智,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就要读大量的书,在书海中求得新知识。笔者通过三个步骤来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第一步,在预习中朗读古诗。此步骤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風格,可以读给自己听,可以读给同桌听,可以大声,也可以小声朗读。可以听取同伴的意见,也可以听同伴的朗读,大家相互说一说朗读与听的感受,找到更好的朗读方式。第二步,老师给学生泛读,老师的朗读水平高,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听获得启发,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第三步,多媒体的配音更加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标准,学生可以跟读,也可以进行多媒体帮助下的配音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反复用心揣摩,不断改进,逐步达到标准,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以多媒体画面激趣
《观书有感》一诗中隽永的语言美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从中可以悟出深刻的哲理美,这种美的表达不是唯一的,此诗中还有形象图画美,这种美对于喜欢直观学习法的学生最有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笔者在网络上下载了这首诗的朗读视频播放给大家看,大家边欣赏那美的画面边听朗读配音,配音与画面是同步的。画面上平原地区一马平川、风景如画,池塘里的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给人一处悠闲的感觉,池塘中倒映着朵朵白云……同学们陶醉在这美的画卷中,不自觉地跟着读起来,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古诗学习难点
如今我们所接触的语言都是白话文,而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文言的语言形式让没有接触过文言的小学生感觉很陌生,在学习时有较大的困难,不符合日常习惯用语,古诗中的关键词更有难度,但是学习古诗的难点就在于理解关键词,当我们突破了关键词这一难点时,学好古诗的目标就容易达成了。我在教学古诗关键词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时,其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有一个关键词“逶迤”,这两个字不是常用字,词语更没有接触过,学生对此没有基本的经验概念,于是,我给学生播放了“山区风光专题片”,当学生看到了曲绵延伸的山脉时,感受到了“逶迤”的意思,这种直观的视频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比起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更佳。
三、运用多媒体增大古诗容量
多媒体具有多功能性,它集声音、图画、文字、动画于一身,能把静态的古诗内容变成动态内容呈现给学生,由于其表现形式特殊,一个多媒体课件中包含的容量就大大增加,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课堂容量显著增大,对学生的教学是多层面的,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同时接收所呈现的古诗内容信息,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这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与认知规律,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强化了学生的大脑思考积极性。科学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把声音与画面、文字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非常方便,给学生的冲击力更大,学习内容的印象更深刻。比如,在学生朗读研讨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同这首诗文相一致的画面,在图画的下面展示出诗句文字,文字显示的速度与朗读配音是一致的,而且文字出现的时间比朗读的时间稍快,让学生能提前看诗句,有一种心理上的准备。为了烘托诗的气氛,还配上适当的音乐,在感情深入与激烈的时候,音乐就会加快速度,给学生更大的震撼,更有利于其理解诗的气氛,学生在学习时仿佛进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媒体使研讨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更容易突破古诗教学的难点,多媒体的多功能性增加了古诗教学的信息量。当然,我们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古诗时还要潜心研究,发现其更多功能,更加熟练地运用在教学中,那么,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将不再难,对学生来说也不再陌生,而是感觉学习古诗是一种享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潮,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瑜,沈洁.古诗教学语感培养“三法”[J].语文建设,2016(19).
[2]邱晓华.促进学生参与,增效古诗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 2016(08).
[3]衡月萍.浅谈古诗教学之“三到”[J].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4]李艳肖.探微古诗教学策略[J].汉字文化,201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