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海阳秧歌与太极“气息”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山东海阳秧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儒、道文化中吸收着智慧之养分。其舞蹈韵律始终贯穿于“气息”之中,“以气带力、以气传情、以气引舞”的气息方式,作为其动作的动力。海阳秧歌与太极的“气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圆道观相通、气韵观相同、方法运用相近。
  关键词:海阳秧歌;气息;太极
  一、海阳秧歌中的“气息”
  (一)海阳秧歌中“气息”的表现
  气息,是人呼吸时进出的气,能够带动人体的心脏跳动。呼吸是身体的载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庄子说过:“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从生理上来说,人需要在呼吸中生活下去,无时无刻不在一呼一吸中进行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呼吸是人体生理上一分一秒所不可缺少的。
  中国的传统表演,讲“气”的很多。中国古老的拳术注重气与形的内外结合,这是一种特殊训练,这给予传统民间舞蹈以必然影响。海阳秧歌在汉族诸多民间舞蹈中,格外重视气息的运用。海阳秧歌之所以有极强的动作表现力是因为它根据身体运动的特点,进行了不同呼吸的量化和力化节奏的调整和运用,气息是海阳秧歌静止、流动、舞动的枢纽。“一点发力”是指呼吸的点“欲动先提”,提的也是气息,由气产生的点,就是内在力量的“势”,流动的气脉成为灵魂,形成动势线产生肢体的力感变化:凝聚、顿促、蔓延、扩散、环流、迸发。气的蔓延流动引起身体各部位的链条运动,气息要求呼吸与身体动作相辅,顺其自然,动作与气息、气息与意识合为一体,真正形成了海阳秧歌舞蹈中“以意导气”、“以气生动”的动势表现。
  (二)海阳秧歌中“气息”的特点
  在民间常用“鬼上身”来形容海阳种歌的气息特点。海阳秧歌的气息要求“悠、匀、细、长、缓”,要由浅入深、由快至慢、内外兼修。海阳秧歌的呼吸一般是深长、细匀的逆腹式和顺腹式自然呼吸,主要是鼻呼吸,呼吸量不足时也可辅以口腔呼吸;呼吸时不受动作的影响而紧张勉强,甚至憋气,力求自然通畅配合动作呼吸;开、起、屈、虚要有意识地吸气,合、落、伸、实要呼气,每个动作完成到位都要呼气下沉,这样有意识地调整呼吸来配合动作,有助于使动作更协调,劲力更完整,精神更贯注。
  海阳秧歌特别强调运“气”的过程,在人体力学上称作气的推动,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运动的抛物线、波浪式、冲击式、往返式线式以及人体的反向运动。海阳秧歌的气息变化是多样的,在气息运用上可以产生蓄气、发气、存气、运气、神气等;紧吸慢吐、慢吸紧吐、急吸缓吸、急吐缓吐、憋气顿吐,则是控制性呼吸;气而引起肢体的力感蔓延性、扩散性、缓动性、凝聚顿挫等变化。
  (三)海阳秧歌“气息”的运用
  海阳秧歌气息的自由运用,是靠人的意识决定的,需要情感和想象给予控制,单纯生理上的呼吸,不能使内心深处情感的精神美感与外形动作的形式完美地和谐统一。气息是海阳秧歌静止、舞动、流动的枢纽,不同的呼吸方法,直接影响身体的动态呈现。
  1.以气带力——憋气顿吐
  “以气带力”,即以气息带动身体的动作及力量,动作的力度与呼吸的轻重缓急相结合,气息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动作的表现力。海阳秧歌动作变化丰富、人物角色各异、情感变化快,气息的运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海阳秧歌中代表性人物“锢漏匠”,其典型动作为“小沉步”(也称“锢漏步”)。小沉步动作要求轻快、稳健,以“憋气顿吐”的呼吸方式带动双膝的屈伸以及身体的提沉,从而更生动地展现锢漏匠诙谐、幽默的性格特点。
  2.以气传情——急吐缓吸
  古人说“情动之于中”,“情”是通过“气”而形于外的。情绪的变化可以直接从人的气息中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气”就有什么样的“情”。海阳秧歌的呼吸特点“悠、匀、细、长、缓”,独特的呼吸方式,带动身体的运动,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所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王大娘典型动作“大扑腰”。以“急吐缓吸”的气息带动,第一拍迅速扑向地面,第二到第四拍,身体慢慢提起,同时拧到最大幅度。有效地辅助加强动作幅度的同时,体现王大娘妩媚、炽热、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王大娘与锢漏匠双人对舞时一惊一乍的情感表达。
  3.以气引舞——缓吐急吸
  笔者认为,“以气引舞”即舞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塑造的作品人物中,专注在自己的气息上,用气息引导身体与所塑造的人物高度融合,最终达到“舞我合一”的“忘我”境界。海阳秧歌的气息运用,是靠人的意识引领,将情感与想象、美感与外形和谐的同步进行。例如,翠花代表性动作“招扇推山”。“招扇”是向货郎示意,气息运用即:缓吐气带动“招扇”的动作;急吸气带动扇子遮住脸,以表羞涩之情;再缓吐气将扇子推出,以表内心的情绪变化。
  由此可见,“以气带力、以气传情、以气引舞”的气息方式,在海阳秧歌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太极中的“气息”
  (一)太极的气息特点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与范畴,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致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極,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太极的三大要素即“神、意、气”,其中“气”是练好太极的重要因素之一。太极中的“气”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注重“圆”的运动律动,在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注重“柔、匀、长、缓”的呼吸方式,从而构成其特殊的运动规律,渗透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阴阳交合、浑然一体的宇宙观。
  (二)太极中的“气息”运用
  太极吸收了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导引吐纳术主要讲的就是呼吸,因此,在习练太极时必须重视气息的运用。太极的呼吸方式有三种,即自然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自然呼吸不随着动作变化而变化,而是在练习太极的时候不加任何勉强或干扰的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腹部随之起伏,是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方式。从太极的运动特点来说.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也正是这种呼吸方式,才能表现出太极的“柔、匀、长、缓”的呼吸特点,从而使太极在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上协调统一。通过意识导引呼吸,将气缓慢地传送到腹部脐下,使腹部任其自然地起伏鼓荡。相比起自然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更深长、腹部的松紧起到了传递劲力的作用,同时更注重“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配合;胸式呼吸,主要是让吸进去的气充满胸廓,使得胸廓外张,同时两肩也向上抬升以帮助胸廓扩张.外界空气压入肺内而完成吸气。吐气时将填满胸腔之气排出,完成呼气。在太极运动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的动作要符合太极的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特点。   三、海阳秧歌气息与太极气息的关系
  太极作为道教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山东海阳秧歌民间艺术,植根于齐鲁大地之上,生发于华夏民族的长河之中,在古代思想家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学说和老子开创的“道家”思想学说影响下,创造出风格古朴气势恢弘律动奔放西脱、气息运用别具一格的海阳秧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因此,海阳秧歌的气息与太极中的气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圆道观相通
  在海阳秧歌艺术形式中,渗透着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劝导人谦功守柔、见素抱朴顺其然的无为哲学,它们共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对“圆道”有着共同的感悟和睿智的认识。“圆”代表无形,中国哲学把这混沌无形之气视为道,而太极更是从精神到形式都追求“圆道”之美,太极黑白鱼形图,在黑与白的色彩反差中,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交融,配出绝妙的圆融感,呈现出“圆道”的完美精神境界,玄妙睿智,意韵悠长。因此,海阳秧歌与太极的圆道观,彼此相通。
  (二)气韵观相同
  《老子》二十五章浑然之气,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这个“气”就是“一”,也就是“道”的自身。如此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天地万事万物,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包括人的肌体的演化, 最终都是由“气”的变化而决定的。
  “气息”是海阳秧歌静止、流动、舞动的枢纽。“一点发力”是指呼吸的点“欲动先提”,提的也是气息,由气产生的点,就是内在力量的“势”,流动的气脉成为灵魂,形成动势线产生肢体的力感变化:凝聚、顿促、蔓延、扩散、环流、迸发。气的蔓延流动引起身体各部位的链条运动,气息要求呼吸与身体动作相辅,顺其自然,动作与气息、气息与意识合为一体,真正形成“以意导气”,它形成了动作与精神美感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以气生动”为海阳秧歌、太极的启动之根。
  (三)方法运用相近
  太极的呼吸方法有三种,即自然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鼻呼气,口吐气的方式进行,从而以气带力、以意导体”,“以体导气”,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斷劲”。海阳秧歌采用同样的呼吸方式,以鼻吸气,以口呼气,配合情感的表达,力求做到呼吸的松快。海阳秧歌气息的自由运用,是靠人的意识决定的,需要情感和想象给予控制,单纯生理上的呼吸,不能使丙心深处情感的精神美感与外形动作的形式完美地和谐统一。
  在运动中,海阳秧歌与太极的气息运用上,气而引起肢体的力感蔓延性扩散性缓动性凝聚顿挫等变化,从而在表演中重视人的精神表达,求得人的内心表达,而这种传神达意的精神表现离不开气息的运用。
  结论:
  综上所述,气息的运用在太极与山东海阳秧歌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间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之源相通、气韵观相同、方法运用相近亦有连带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气息在海阳秧歌、太极中的关系,以期为推进中国民族民间舞乃至舞蹈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极舞蹈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YTB012)成果。
  作者简介:
  陈汐,讲师,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舞蹈教育。
  于晓雪,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舞蹈实践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舞蹈教育。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8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