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辨”与粤西学术的“以夷变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先秦“夷夏之辨”,衡量标准或以血缘、地缘、习俗、礼仪、学术不同,但夷夏之间多相亲相融,夷、夏文化亦有一体之处,如夷狄亦有外交赋诗等。先秦时期在习俗、礼仪等文化方面,既有孟子所说的“用夏变于夷”,也有“以夷变夏”者。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边缘地域文化的粤西文化,既有历史上的也有当今社会的“以夷变夏”,如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带动全国很多“山水实景演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与国家中心区域在习俗、礼仪、学术等方面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夷变夏”当代启示也在于此。
【关键词】夷夏之辨;粤西文化;以夷变夏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1-0121-006
孟子提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1]2706孟子所说有所偏颇,从习俗、礼仪、学术等文化诸方面而言,先秦时代,既有“用夏变夷”者,也有“以夷变夏”者,先秦“夷夏之辨”的过程,就是夷、夏在习俗、礼仪、学术等文化诸方面相互影响并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当秦统一天下,虽然更多的是“用夏变夷”,即中原文化影响边远地域、少数民族地域,但也不乏边远地域、少数民族地域影响中原文化的事例,即“以夷变夏”。这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多元性与延续性、一致性的统一,亦是边远地域、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延续性、一致性所作出的贡献。本文拟在中华文化“用夏变夷”与“以夷变夏”二者相结合的背景下,讨论粤西学术“以夷变夏”的事例。
一、“夷夏之辨”与习俗不同
先秦时有“夷夏之辨”,或为离中心地区远近辨之。如《国语·周语上》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2 ]3夏商周乃至春秋时,诸夏与夷狄戎蛮都是天子的诸侯国,只是离天子之邦远近不同而已,并导致礼仪不同。或以其血缘的不同,有所亲疏,《国语·郑语》载:“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2 ]341。这些诸侯国,除了天子的同姓、甥舅外,就是蛮、荆、戎、狄。春秋重血亲关系,富辰论与诸侯的关系,对周天子曰:“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 [3 ]1817 。“夷夏之辨”以“亲亲”关系的远近来确定。又有以礼仪文化来称说“夷夏之辨”,孔颖达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3 ]2148。以礼仪服章文明程度高者称为华夏。《左传》载: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3 ]1813。“被发而祭”非诸夏习俗,故称其地为“戎”。“夷夏之辨”,指的就是华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之间,后世又有“入于夏则夏,入于夷则夷”,更是多指中心地区与边远地区之间。
“夷夏之辨”更多的应该是指习俗不同或礼仪不同。如《左传》载:僖公二十二年(前638),“郑文夫人羋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女器。’丁丑,楚子入飨于郑,九献,庭实旅百,加笾豆六品。飨毕,夜出,文羋送于军,取郑二姬以归。叔詹曰:‘楚王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将何以没?’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故吕祖谦《东莱博议》(又称《左传博议》)曰:“楚子帅师过郑,纳文夫人之劳,受享祀之僣,又取郑二姬以归,固蛮夷之常态,不足以污简册。” [4 ]325以“常态”视之,故知楚国的行为是习俗的不同,而并非是以“非礼”视之。
或以“亲亲”关系歧视夷狄戎蛮,所谓史佚之《志》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语 [3 ]1901,但歧视最重者,还是在于“夏”之有而“夷”之无,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正義曰:“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5 ]2466。考察对夷狄戎蛮的歧视的由来,与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有很大的关系。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此中也有四夷对诸夏的战争。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并以战争侵夺诸夷土地,如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国,齐桓公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山戎攻打邢国,齐桓公救邢国。其理由就是“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并称诸夏间有“同恶相恤之谓也”的“简书”盟约,“请救邢以从简书” [3 ]1786。《国语·齐语》载:齐桓公即位数年,“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伐楚,济汝”,“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西征攘白翟之地”,“西服流沙、西吴”,于是“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2 ]160,即所谓“尊王攘夷”。明确提出“攘夷”的口号,自然是歧视了。
二、夷夏相亲相融
管仲的“尊王攘夷”,本是从周王室下各诸侯国的利益出发而言,但“攘夷”并非当时普遍化的政策。其实,先秦夷夏之间并非只是对抗关系,而是多有相亲相融。
其一,夷夏之间多有同姓、更有联姻。如娶戎女,且戎女之子有为国君者,如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嬖,欲立其子” [3 ]1781;先是骊姬之子奚齐即为国君,后是大戎狐姬之子重耳为国君;且犬戎亦为姬姓。又如周王“将以狄伐郑。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 [3 ]1818。又如“晋侯使吕相绝秦”,《绝秦书》中有这样的话:“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仇,而我之昏姻也” [3 ]1912。讲到晋与狄的婚姻关系。也有诸夏之女嫁到夷狄戎蛮去的,如狄人潞子婴之夫人,就是晋景公之姊 [3 ]1887。 其二,春秋时期,夷夏之间多有结盟或联合军事行动,《左传》就多载诸夏与夷狄戎蛮的結盟及联合军事行动。如隐公二年(前721)春,鲁隐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虽然此次“戎请盟,公辞”,但到了秋天,还是“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3 ]1719。僖公十八年(前642)冬,“邢人、狄人伐卫” [3 ]1809,这是一次联合军事行动。僖公二十年(前640)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 [3 ]1811,这是结盟并谋划对卫的军事行动。成公六年(前585)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人,伊、洛之戎,陆浑蛮氏侵宋” [3 ]1902,这是联合军事行动。“春秋无义战”,在兼并战争中,往往要联合夷狄戎蛮,让他们选边站。
其三,诸夏有识之士反对无缘无故侵伐夷狄。如《国语·周语上》: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又称:自犬戎氏的大毕、伯士二君逝世后,犬戎氏以贵重的宝物来见天子,现却以不守“宾服之礼”来责怪、攻伐他们,这不是废除先王遗训而招致失败吗?祭公谋父又说:“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2 ]1—2意即犬戎本性纯朴,尊重先王遗训而始终如一,攻打他们,没有道理。但周穆王不听,至此以后,远方夷狄不再王事天子。闵公二年(前660)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舟之侨对攻打犬戎不满意,称“殃将至矣” [3 ]1787。僖公二年(前658),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称之为“益其疾也” [3 ]1791,意思是败戎加重了其罪恶。成公元年(前590)春,周之刘康公乘着与戎讲和的机会,发动战争,遭到“背盟不祥”的批评,结果“败绩于徐吾氏” [3 ]1892。
其四,“夷”之视阈下的“夷夏之辨”。对于歧视,夷狄戎蛮亦有自己的争辩。襄公十四年(前559),诸侯盟会,晋在盟会前“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自责备他:来!姜戎氏!以前秦国迫害你们的祖先,你们来到晋国,我们的土地并不丰腴,但先君惠公和你们平分平用。现在诸侯事奉我们不如以前,是你们的责任。戎子驹支反驳说:以前秦过“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晋惠公“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这是说晋惠公以我们是尧时诸侯的后代,接纳了我们。赐给我们的土地,环境恶劣,是我们进行了开发,如今与晋同心同意,与晋并肩作战。戎子驹支所说的意义在于,是夷狄与诸夏共同开发了土地,共同抵御了敌人,同心同德。戎子驹支又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称虽然诸戎多有“不与华同”之处,但并未离心离德 [3 ]1955—1956。于是范宣子表示歉意。
其五,“和戎”也是当时的潮流。如宣公十一年(前598),晋郤成子向众狄部落谋求友好,诸大夫欲召众狄前来,郤成子则说:“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 [3 ]1876。称自己没有德行,就只能勤快,要上门到众狄那儿去,不轻视众狄,主动放低身段、不搭架子。
与夷狄戎蛮结好并联盟,莫如襄公四年(前569)时晋魏绛提出的“和戎”政策,全面阐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 [3 ]1933。从换取戎狄土地、百姓安心农业生产、诸侯畏服、免除军队劳顿、远国来朝近国和睦等五个方面来述说“和戎有五利”;并称之为“夫和戎狄,国之福也” [3 ]1951。晋侯听从了魏绛的意见,于是晋国复霸。
其六,夷夏文化一体。如赋诗言志,《左传》载:襄公十四年(前559),晋范宣子与戎子驹支发生争执,后戎子驹支“赋《青蝇》而退” [3 ]1956。《青蝇》为《诗经·小雅》的一篇,取其“恺悌君子,无信谗言”之意。赋诗言志,本为诸夏传统,此刻戎狄也能掌握,可见其文明程度,夷夏文化一体。
三、“用夏变于夷”与“以夷变夏”
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春秋时多有“用夏变夷”的事例。楚国自称蛮夷,多有不知礼之处,《左传》载:襄公二十九年(前544),鲁襄公参加楚康王葬礼,楚人使襄公“亲襚”,“襚”为外国使臣吊邻国国君丧所行之礼,此为楚国有意把襄公当为使臣而羞辱他。鲁襄公听从穆叔安排,“乃使巫以桃列先祓殡”,使巫以桃棒与苕帚先在枢上扫除不祥,这是君临臣丧之礼。楚人起初不懂,不加禁止,“既而悔之” [3 ]2004—2005,欲辱鲁而反受辱。又,昭公四年(前538),“诸侯如楚”参加盟会,楚灵王生怕失礼,“使椒举侍于后以规过”,即随时纠正自己,但自始至终椒举没有说话,楚灵王问其缘故,椒举对曰:“礼,吾所未见者有六焉,又何以规?” [3 ]2035但楚国通过与诸夏的交往、学习,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
孟子说“未闻变于夷者也”,其实春秋时期亦多有“以夷变夏”的事例。
其一,隐公九年(前714),北戎侵郑,郑伯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3 ]1734。称北戎为步兵,比郑国的车兵灵活。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地域与规模的扩大,步兵的地位迅速提高,车兵的位置逐渐降低,开始了由盛而衰的演变,到战国时,战车不复成为战争中的核心。学者认为,战车时代,主要是贵族参战,自己出资武装军队,自己出车马和经费去打仗;步卒时代,主要是庶民参战,国家提供军事设备武器。向夷狄学习步兵的运用,是战争技术的进步。
《左传》载:昭公元年(前541),“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3 ]2023。此是向夷狄学习步兵的运用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其二,赵国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所谓“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故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力行改革,改变了宽袖的军装,并推广骑兵,“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习俗改革,引发的是一场政治改革、“礼”的改革,其理论基础就是赵武灵王所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6 ]1806、1809、1810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既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事件,也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顾炎武认为:“春秋之世,戎翟之杂居于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兵车之所不至。齐桓、晋文仅攘而却之,不能深入其地者,用车故也。中行穆子之败翟于大卤,得之毁车崇卒,而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钟,以开其道,其不利于车可知矣,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胡服所以便骑射也。”“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杀人累万者,车战亡而首功兴矣。” [7 ]637、60即称“骑射”改变了春秋时代战争的走向。
其三,在“礼崩乐坏”时期,诸夏也要向“四夷”学习亡佚的古学古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昭公十七年(前525)秋,郯子朝见鲁昭公,郯,己姓,少皞氏的后裔,非诸夏之国。在宴会上,郯子讲述了远古时期“黄帝氏以云纪”“炎帝氏以火纪”之类“以物命官”的情况,并称“自颛顼以来”不能“以物命官”而只能“命以民事”。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诉大家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3 ]2083—2084。四夷,是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或谓此“四夷”非夷狄之国,但“四夷”总是远离诸夏中心的边远小国,亦当有夷狄之国。
其四,“用夷变夏”的事例莫过于楚歌之风行天下。“楚言”本不为诸夏各国所能听懂,《左传》载:庄公二十八年(前666),楚国令尹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柣之门”,“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但“县(悬)门不发”,郑内城的闸门也不放下,楚军怀疑是空诚记,“楚言而出” [3 ]1781,其退兵之策是用他人听不懂的“楚言”相互商量的。但随着楚国文明日进及与诸夏之国交往日多,“楚言”渐被众人接受,楚歌广为社会接受。楚歌本为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自战国以来,南迄江淮,北至鲁南,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均属于楚国版图,秦末,楚歌随着以楚为基地并以楚为旗号的反秦大军在全国扩大它的影响,自稱蛮夷的楚国歌谣,“以夷变夏”,成为秦末汉初最主要的诗歌形式;先是有屈原的楚歌作品流行,“其文弘博骚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8 ]卷一,文人才士以其为榜样作品而创作,亦所谓“夏变于夷”;所谓中国文学的“诗骚传统”,其中之一就是蛮荆所出。汉初,楚歌更因刘邦为楚人一统天下而风行天下。
其五,据《后汉书·五行志一》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9 ]3272此所谓“以夷变夏”。
其六,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其起源或为祭奠伍子胥,或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但都是从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吴、楚走向全国的,是“以夷变夏”。
古代历史上“以夷变夏”的例子数不胜数,此只是举例言之。
四、粤西的“以夷变夏”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赵佗南越国,大量中原的文人学士迁入粤西,带来中原的先进文化;粤西地区作为原本的“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其习俗、学术等或有很大的变化。汲取了中原先进文化的粤西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中原文化,对中原文化起到某种促进作用,这是新时代的“以夷变夏”。以下述说几个突出的事例。
其一,所谓“《左氏春秋》远在苍梧”之说。《后汉书·陈元传》载:“陈元字长孙,苍梧广信人也。父钦,习《左氏春秋》,事黎阳贾护,与刘歆同时而别自名家。王莽从钦受《左氏》学,以钦为厌难将军。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锐精覃思,至不与乡里通。以父任为郎。”(李贤注:元父钦,字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自名《陈氏春秋》,故曰别也。) [9 ]1229—1230广西苍梧广信人陈钦、陈元父子,为《左氏春秋》专家,陈元力主立《左氏春秋》博士,他针对反对者所谓“先帝不以《左氏》为经,故不置博士,后主所宜因袭”而云:“臣愚以为若先帝所行而后主必行者,则盘庚不当迁于殷,周公不当营洛邑,陛下不当都山东也”。后来,朝廷“卒立《左氏》学”,而“太常选博士四人”,则是以陈元为第一。因此,《三辅决录》说“陈钦传《左氏》,远在苍梧”(《太平寰宇记》引《决录》) [10 ]55,认定是“远在苍梧”的陈钦、陈元父子的“左氏春秋学”,影响了中原,这是粤西文化“以夷变夏”的一个特殊事例。
另外,又有粤西文化传播进入蜀地、影响蜀地文化的事例。汉末时人刘熙,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官至南安太守,为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以及后来入蜀的许慈都曾从刘熙问学。“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 [11 ]1022—1023。中原经学由刘熙传入交州,在交州发扬光大,再由许慈、许靖自交州入蜀传播,而此时传播的则是粤西经学,此亦是“以夷变夏”。
其二,相对于中华大地的“夷夏之辨”,“夷”外还有“夷”,所谓海外之“夷”。有一种“以夷变夏”,经过了以海外之“夷”变中华之“夷”,再“变夏”的,这就是佛教文化。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从这边来说是远离中原文化中心,从那边来说却与海外文化相近,因此常有领先风气之举。如佛教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撰述,就是汉末苍梧太守牟子博所撰作。此书称《理惑论》,又称《牟子理惑论》《牟子》。全书多记佛法初来的史事,或公然黜百家经传、斥神仙方术而特立佛教,显示我国佛教自立而不依托他者;或援引《老》《庄》以申佛旨,显示佛教与我国传统学术本为一体。为什么佛教的最早文献为广西士人在广西所撰,这可以用当时的交州文化征之。牟子时期,交趾地方被中华教化未久,思想比较自由,故海外文化的传入比较容易。《理惑论》的产生,更是交趾独特的地理条件所致,起码自汉代起,北海湾就成为中华连接南洋的通道。或为中华通向南洋,或为南洋通向中华,汤用彤先生称,“则是时交州为东西海程之中心,因能吸收异教殊术,思想较中原能自由开放。牟子生平学问信仰,兼收并蓄,常有转变,实充分表现五方杂处、交通频仍地方之精神” [12 ]56-57。交州这极偏远的地方,因其偏远却与海外交通方便,得与海外交流之机,又因其偏远而远离中原的战乱,各种各样的学术人才因避乱来到这里,汲取海外文化,促进海外文化传入中国,进而是“以夷变夏”。 其三,近代有临桂词派,是晚清全国词坛最重要的词派,以词学大师、临桂词人王鹏运、况周颐为首,代表人物还有临桂词人刘福姚、邓鸿荃等人。临桂词派提出“重、拙、大”的主张,指作家创作时必须有厚重的思想感情,表现方法不要做作,不要过于雕琢,思想境界要高远,对矫正当时词坛的轻靡空灵之风起了作用。此亦是“以夷变夏”。况周颐曾编选广西前辈词人词作《粤西词见》,评述这些作品都深具临桂词派“重拙大”、重性灵、重体格等核心价值观,并称王鹏运的词风与《粤西词见》“微尚亦不甚相远,殆不期然而然耶” [13 ],以《粤西词见》作为临桂词派的根源,追寻词人的精神家园。临桂词派况周颐的主张,就是要以粤西词风“变夏”,即为“以夷变夏”。
其四,以壮族人物来说,近代的壮族诗人郑献甫,经学上号称“两粤宗师”,诗歌创作上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鸦吟集》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烽烟绘写进诗歌,其《鹤唳集》记录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反帝文学之先声。又如壮族女歌手刘三姐,其歌声风靡全国、风靡东南亚、走向世界。而“以夷变夏”的最好实例,是当代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精英艺术家创作理念的指引下,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之大成,如此全新概念的旅游景点的演出形式,从桂林散布开来,带动全国众多“山水实景演出”。
五、“用夏变夷”与“以夷变夏”的意义
因此,由“夷夏之辨”而展开的“用夏变夷”与“以夷变夏”,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夷、夏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但其意义不仅仅在此,其意义更在于“夷夏之辨”并非决定于血缘、地缘或习俗礼仪的不同,而在于何者代表了先进文化,何者能够被更广大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古书说舜出自东夷,禹出自西羌,周文王出自西夷,他们实现了“以夷变夏”,孔子也有“欲居九夷”之念,只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先进文化,所以,世人认定他们为帝王、为“素王”,认定他们能够以其先进文化一统天下,“变”的主体在于谁代表了先进文化,而不管所谓“夷、夏”;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夷、夏之间的互相学习、融合中实现了多元性与延续性、一致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孟子.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胡文波.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杜预,集解,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 吕祖谦.东莱博议[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5] 何晏,等,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顧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8] 班固. 楚辞:离骚序[G].《四部丛刊》影明翻宋本.
[9]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 赵岐,等,撰,张澍,辑,陈小捷,注.三辅决录:三辅故事:三辅旧事[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1]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 况周颐.粤西词见[M].光绪丙申金陵刻本.
“DISCRIMINATION OF THE YI AND THE XIA” AND “CHANGING THE XIA WITH THE YI” IN THE ACADEMICS OF GUANGXI
Hu Dalei
Abstract: Although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blood ti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ustoms, etiquette and academics, the "Yi"(barbarian) and "Xia" (the civilized people) got alone harmoniously for most of the time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Yi and the Xia cultures shared some aspects in common such as the diplomatic poems and others. The "Xia" could be assimilated by the "Yi" and became a part of the latter in the light of customs and etiquette, as summarized by Mencius on the one hand, the "Yi" also became a part of the "Xia"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es of Guangxi which was referred as "Yuexi" in the Qing dynasty include both the minority cultures and the marginal territorial Han cultures. The phenomenon of "changing the Xia with the Yi"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history and exists in nowadays society as well. The performance of "impression of Liu Sanjie (the legendary singer of the Zhuang people)" initiated in Yangshuo, Guilin, which has driven many performances in the real landscap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se phenomena. Mutual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between the remote minority areas and the inland areas of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customs, etiquette and academics ar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of " changing the Xia with the Yi " also lies here.
Keywords: discrimination of the Yi and the Xia; culture of Guangxi; changing the Xia with the Yi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