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语言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朗读对小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训练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还能够形成一种独立的感官思维,能够与作者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过程中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本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语言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指导 语言技巧 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3.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挖掘出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同时朗读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断研究和探索,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1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1.1让学生从更深层面理解课文
语文学习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朗读来作为支撑,只有不断朗读,才能使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这样才能通过写作,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朗读是将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用适当的语言技巧来引导学生朗读,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1.2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案来思考,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在朗读中,学生思维能够根据课文感情的变化发生改变,学生的各个感官都能与课文产生共鸣。受到课文中人物以及所描述事物的影响,学生内心会产生一定的思想变化,朗读能够将课本中生硬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对学生捕捉课文当中的重难点词句都有很好的作用。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就如同学生与作者进行交流一般,对理解课文非常重要,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2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语言技巧
2.1善于运用名言警句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诗词歌赋和名言警句,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宝,教师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学底蕴,善于运用名言警句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说出几句与文章含义相同的诗句,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相比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言,名言警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往往想起这些名言警句,学生就能够想到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名言警句就像是打开课文的一把钥匙,让学生有朗读课文的欲望。
2.2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课文表达的感情进行诠释和升华
朗读课文要有一定的技巧和顺序,首先要略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样在朗读的时候才能静下心去认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没有融入个人感情的读课文并不是朗读,只有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带着对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去读课文才能叫做朗读,这样才能够与课文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朗读时就像是和文章作者在进行交流。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声音要大,要带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反思,表现出与课文中心思想相符的情感基调。文章是悠扬轻快的,还是深沉感人的,是静谧沉静的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带领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朗读并不是完全受文章思想的控制,教师还要将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情感融入进去,从更深层面上对课文进行诠释,升华文章的情感。因为在朗读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在朗读时,就像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同人交谈一般,无论是从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还是从面部表情上都能有最真实的表现,这样更能带动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梅花》这篇古诗的时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主要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高尚品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朗读之前,教师应该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对诗句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句。
2.3加强对朗读技巧的研究,着重分析文字教材
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文字的分析,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根据情感的不同调整朗读的速度。如果文章的变化节奏比较快,则适合采用快速的朗读方式,如果课文的情感比较严肃和庄严,则适合采用缓慢的朗读方式。人物的心情不同,朗读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如果人物的心情是欢快愉悦的、焦急紧张的,就需要用快速的朗读方式,如果人物的心情是伤心沉重的,就需要用缓慢的朗读方式。此外还要根据文章中人物年龄和性格的不同来调整朗读速度,如果人物性格活泼、年龄较小,就需要用快速的朗读速度,如果人物性格沉稳、年龄较大,则需要用缓慢的朗读速度。
一篇文章中的语句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感情基调的不同来调整语速。在快速朗读过程中,虽然语速加快,但是要保证吐字清晰,能够让听者知道所朗读的内容。缓慢朗读时,不能“拖泥带水”,要做到抑扬顿挫,有条不紊。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仔细分析课文中的文字,揣摩句子的含义和情感,采用正确的语调,是舒缓读还是拉长声音读,是顿读还是重读,对每个语句都要有良好的把握,这样朗读出来的文章才更有感情。
2.4教师要明确朗读训练在各个阶段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朗读教学的目标来训练学生,让学生能够流利、没有错误、饱含深情的去朗读。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朗读正确,全国范围内都在推广普通话,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去朗读,字的读音一定不能有误,读的时候不能添加或者丢字。流利朗读是在正确朗读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不能磕巴,咬字要清晰,根据文章内容从容不迫的朗读。其次,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语速不能过快,不能一口气连续地读,这样不能更好表现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是对课文充分理解的一种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将文章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对学生思想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在朗读的三项基础要求中,只有保证朗读的正确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课文。只有理解课文,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想,才能在读的时候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2.5朗读中充分融入生活情景,通过图画和语言的结合,引领学生入境
朗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传达出的情感有深刻理解,因此在朗读时候,教师还可以将生活情景融入进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结合语言,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文章构建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都有所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朗读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能够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来指导学生朗读,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兴荣.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學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8):118-119.
[2] 何芙蓉.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J].文教资料,2018(23):47-48+34.
[3] 王建.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22+124.
[4] 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19+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