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语言不是孤立的符号,它是用艺术表达出来的声音,因而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就应当重视“读”。我国古语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足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朗读是学生加强理解作品的主要手段,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深入课文的意境,充分感知课文用词造句的生动,布局谋篇的巧妙。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过的那样:“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来不顺口的地方就要改。好文章,要多念。”
  其次,朗读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手段,对思想健康,感情充沛的作品,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使读者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品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心灵火花与课文内含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
  朗读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在朗读中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教师口头说教所难以达到的,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应该重视朗读教学。
  一、朗读的要求
  1.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
  在朗读中强调学生做到“不错、不添、不丢字、不重复,”读文章时要“有合理的停顿,有扬有抑,感情丰富,”进而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应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间的记忆或思维,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这就要求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2.朗读要讲求口语化
  “读”是为“说”和“写”打基础,为了将来标准地“说”,流利地“写”。朗读教学中必须克服唱读和顿读的现象,使朗读口语化。这种口语化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随便谈话,而是要规范化。只有这样,将来学生语音才会标准,语言才有可能纯净。
  二、朗读的示范
  范读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它同分析、讲解课文一样重要,属于直观教学的一个范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前教师要研究所讀课文的内容和感情,要准确把握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乃至每个句的读法,范读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不仅通过读去感染学生,还让学生有矩可循,有模可仿。名诗名文,教师要在课前背过,课上才会不受拘束地感情奔放起来。
  三、朗读的指导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学生的成绩在于个人的天资素质和勤奋程度,但师傅必须把他们领对路子,把学生领进掌握朗读技能的大门。
  1.正音
  一是教师课堂上正音。二是课下教师与学生谈话时,也要及时纠正他们的错音。三是同学间互相纠正。重点纠正下列语音问题:一是受方言影响造成的误读:二是形似字、形声字、多音字造成的误读:三是忽视音变规律的朗读。
  2.重音
  根据诗文所表达的感情来确定重音。重音的变化意味着意思的改变。一般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或最能表现作品内容的词或句子应该重读。因此,朗读文章时要动脑筋,仔细揣摩,研究句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确定重音。
  3.节奏
  不一定只有诗歌才有节奏,所有的文章都有它本身的节奏,节奏感是一种技能,要引导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对于诗歌的节奏,要注意掌握其规律;对于一般文章的文句,要注意细心推敲。
  4.语速、语调
  要在充分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充分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确定语速的
  5.技巧
  要注意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运气,用音,爆发感情和控制感情的方法,这样朗读的感情才会真挚、强烈、深沉。
  四、朗读训练的途径
  在朗读训练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朗读训练中尽可能扩大训练空间,使之形成立体化的格局,从而构成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于一个教学班来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班内学生都立足参与,不留死角,充分利用课堂空间,做到信息交流,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当然,语文教学上的朗读只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可以利用早读进行领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同时,还要开展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课外活动,多组织课本剧、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做示范表演,以强化对学生的影响。
  总之,朗读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加大朗读训练力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