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长期平稳、经济结构的多元丰富,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从“单纯就业”向“就业+创业”逐步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要求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尤为重要,从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的教育提升以及对社会的人才输出等方面起到全效促进的作用。通过深入的政策分析、形势研究、方向判断,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梳理,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措施,对广大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80-02
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定义的全新补充,是高职院校落实全新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更是全面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突出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明确的方向,而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为高职学生就业取向提供了全新的分流渠道,缓解了集中进入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具有突出的功效。因此,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实践非常必要,可以说是当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大学生创业激励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导向性的规定。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體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从上述政策文件内容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开展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精神培育和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类院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局的有效手段。
(二)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职院校的定位更加清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输出的目标更加精准,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贴近市场用人需求、融合学生个人愿望,打造出一条有特色、有内涵、有发展的人才培养通道。对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定位和目标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教育组织和教育重点也应随着人才标准的进阶而不断优化和修正。从当前宏观的就业形势来看,直接选择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学生比例逐年上涨,其中不乏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影。实施自主创业的学生对人才市场竞争压力的环节起到了很好的开源作用,同时也为小微经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因此,在学校阶段即开展创业能力的培育和实践对发现创业人才、提前创业规划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指一定让所有学生全部实施自主创业,而是为了在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磨炼过程中发掘那部分拥有自主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并通过系统化、针对性的训练,使他们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并稳妥安全地实施自主创业,在探索全新就业道路的同时降低自身风险。
(三)适应市场用人需求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各级用人市场反馈的情况和人才使用信息分析得知,目前各类单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随着时代发展有了全新的内涵。对学历与能力衡量的方法有了全新的内容,特别对能力的要求则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计算机、语言、沟通、合作等能力逐步提高要求的同时,对创新能力做出要求则是新时代人才标准的最大改良。对各用人单位来说,引进人才必须能为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提供动力,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岗位要求、实现任务目标,更多的来自于对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具有辨析、凝练的能力,对大局把控和全局推进具有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形势分析对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修正,能够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推进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这实际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只有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的能力素质更加全面,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考量时能够脱颖而出,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口碑和品牌建设提供稳定的输出。
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偏低
从笔者开展的高职院校人员访谈和情况收集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改革进展并不顺畅,很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没有根据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调整,只是在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活动组织方面进行了一些设计,取得的实际成效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认识到位、理解透彻,在推进教育改革的主动性方面打了折扣。大部分院校领导思想意识还停留在相对落后的层面,对毕业生就业率等数据依然乐此不疲,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用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育操训,使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往期的差别不大。另一方面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督查未形成有效的机制,没有从管理方面对院校领导的思想深处产生触动,从行政角度强行入轨、强力推进,也是使广大院校领导没有重视的原因之一。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是集中于常规、传统科目的教育实践方面,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保障是目前高职院校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另一原因。从本次基础调查工作得到的成果来看,70%以上的高职院校没有引进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专业师资,40%的高职院校通过简单的培训与训练由其他教师转专业教学,还有20%以上的院校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设计。从上述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师资的缺失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不单纯是通过简单的课堂传授和实践教学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建立在非常完善的理念灌输、思维培养和实际操作基础之上,需要拥有创新创业方面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导师进行长期指导和持续培养。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少有引进或者聘请专业人员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设计、推进,部分院校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并且由其他专业老师代为教育,理论深度难以把控、思维锻炼难以开展,更难以设计相关的训练项目进行综合提升。
(三)培育保障体系未能形成
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来看,需要良好的保障体系建设并发挥作用,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包括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必要的资金、资源保障等。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并未真正形成风潮,只是偶尔举行一些小规模的创新创业大赛等用以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而从赛事的组织、主题到实际成果,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其他几个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高职院校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引入校企联动方面受到的种种制约,使孵化器、基地建设遥遥无期,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就在漫长的等待和无处释放中消失殆尽。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措施
(一)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虽然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年龄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高职院校可以从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在自主创业和教育创新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专项人才中进行挖掘培养,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创业实践迅速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承担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任。同时,院校可以聘请1~2名专业创新创业导师定期进行师资培训和学生指导,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操作等全面融入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全方位地提高专业师资的综合能力。特别是那些在对外合作办学和交流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院校,应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国外院校专业师资的引进和指导,将国际化的理念进行深度融合。
(二)加快校园文化建设
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对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具有独特的功效,对高职院校来说尤其重要,可以通过设计创新创业文化节、打造创新创业社团等方式以学生为核心和基础进行创新创业文化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在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设计、组织方面一定要贴近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素质特点,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应充分借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节的组织经验,为学生的能力展示提供有效的平台。
(三)加强校企联动,加大保障
对高职院校来说,目前能够与本科院校一样建设项目孵化器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全方位实践支撑的资源和条件很难满足,但是可以充分利用與各类企业长期连续的合作关系打造实践基地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也可以通过赛事命名、企业推广等方式筹集创新创业项目资金。同时,院校自身也应在学校内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的载体,比如将学生服务中的全部或部分项目用于学生自主经营,比如让学生针对专业器具进行开发性的改良提升等,都可以让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丹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商情,2018(15).
[2]李影,孙秋声,曾祥龙.浅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文信息,2017(7).
[3]徐久春.“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2).
[4]郑睿,高丽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5).
[5]余露,周盈.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教育,2015(32).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