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岭山镇2007~2017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东莞市大岭山镇2007~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水痘预防控制提供参考策略依据。方法在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中,对不同时期及年龄的差异及水痘的周期性变化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7年全镇共报告病例5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10万,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每年3~6月和11月~次年1月发两个时段,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下,以学生多见。2007~2017年全市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起,发病率0.17%~28.85%,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其次为幼托机构。结论 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暴发特点,学校及幼托机构学生为高发人群,同时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提高学校水痘的监测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采取应急免疫可有效控制水痘疫情。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年龄;公共卫生;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3-47-04
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儿童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发热和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为特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的飞沫和日常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1]。在学校易引起爆发。水痘的发病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性,其在学校区域的病发特征相当显著。在进行水痘的整体监测中,要对其发病特征进行掌握。2005年底国家将水痘列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并明确了水痘的报告标准[2],各地开始报告水痘病例和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水痘事件)。由于水痘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集中爆发的特点,社会危害性大。因此,本研究通过东莞市疫情报告数据对水痘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以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水痘疫情报告资料中病例个案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中收集登记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发病的水痘确诊患者姓名、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发病单位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东莞市卫生统计年鉴》。
1.2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东莞市大岭山镇水痘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发病年龄、发病单位及现住址等信息,并按照病例的发病时间进行整体性排序分析。水痘事件报告资料,参照卫生部制定下发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收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数。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上述两个系统直接导出,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WPS2016表格和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地区发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东莞市大岭山镇常住人口约为30万,通过对东莞市流行疾病的整体防控,发现2007~2017年共报告水痘516例,平均发病率为17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0∶1,無死亡病例。大岭山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全年共报告病例121例(发病率40.1/10万)。见图1。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性别分布大岭山镇水痘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χ2=11.605,P<0.01),男、女性别比为1.80∶1。见表1。
2.2.2 时间分布水痘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为3~6月(占41.0%)、11月~次年1月(占39.0%),其中12月报告最多(74例,占14.3%)。见图2。
2.2.3 年龄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平均以7~14岁组所占比例最大,为46.5%,但其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0~3岁组构成比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5岁以上组所占比例最小,为6.1%,但其构成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2。
2.2.4 职业分布在2007~2017东莞市大岭山镇年所报告的全部病例中,发病人员构成以中小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4%;幼托机构次之,占26.1%,散居儿童18.7%,成人病例极少,仅占4.8%。学生及幼托机构占总发病率76.5%。见图3。
2.3 水痘事件报告情况
2007~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镇共累计报告水痘事件40起,其中29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发生8起,大学校区发生2起,其他单位共1起,发生时间除了7、8月外,每月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3~6月和11~12月。见图4。
3 讨论
水痘呈全球分布,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性疾病[3]全年皆可发病,发病以冬季和春夏季节较多,本研究发现,东莞地区水痘发病季节布与其他地区报道一致[4-6],12月报告最多(74例,占14.3%)。水痘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为3~6月(占41.0%)、11月~次年1月(占39.0%)。而8~10月发病相对较小,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也与学生的在校时间一致。
东莞市大岭山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痘传播,再由于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多(特别是免疫空白的流动儿童),人口密度大,监测系统敏感等原因,故从2007~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516例,平均发病率172/10万。2007~2017年东莞市共累计报告水痘事件40起,涉及病例数413例。水痘传染性极强,极易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引起暴发流行。从东莞市大岭山镇发病单位来看,中小学水痘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为最高,占86.69/10万,其次为幼托机构,占44.89/10万,水痘事件以中小学最多。水痘连续多年居大岭山镇所有法定传染病的前二位,并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病种,社会危害大,疾病负担严重,给人们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本研究表明,水痘发病高峰年龄在7~14岁,这与既往文献结果不同[7-11]。究其原因,7~14岁年龄组为在校学生,彼此之间接触密切,加之由于体内抗体效价水平下降,保护能力下降,故发病率构成比逐年上升,3岁前年龄组因同样因也有相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但发病率较7~14岁年龄组低,原因考虑该年龄组人群体内抗体效价总体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有一定保护能力。而25岁以上组人群散居,不易接触到传染原,故发病趋势逐年下降。
本研究表明,水痘发病率男性较女性高,2007~2017年东莞市男性病例332例,女性病例184例,男发别比为1.80∶1。高发人群的职业是学校长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究其原因是该机构人员聚集集中,且体内抗体水平有所下降造成。散居儿童因体内抗体水平对较高,则发病率较少;成人由于多数为自然感染,免疫力较持久,且散居,不易接触传染病,固极少发病。与此对应的是,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相应地成为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而水痘的时间分布在较大程度上也受到学校教学安排,特别是学生的开学聚集和放假分散的影响,与其研究结论相同[12-14]。
综上所述,水痘在东莞市大岭山镇为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近来有上升趋势,发病年多为7~14岁在校学生,学校及幼托机构为水痘暴发主要场所,对学生及家庭造成严重影顺,故建议加强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对水痘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水痘等发热出疹疾病的监测敏感性[15-16];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进行应急接种。东莞市大岭山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原因与人群中抗体效价水平下降有关,因人体内效价水平下降,易感人群数量增多,故发病率逐年上升,于2017年达近几年来高峰,应扩大疫苗二次接种,减少易感者,降低水痘对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5-12-27.
[3]彭文伟.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5]蔡柏蔷.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解读[C].中国医师协会.第六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医师协会,2007.
[6]陈玉玉,吴移谋,张秋桂,等.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715-717.
[7]金连梅,冯子健.2005~2006年全国水痘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7,22(4):310-311.
[8]疏俊,郑慧贞,吴承刚,等.2005~2010年广東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0):770-774.
[9]付志智.广西2006~2009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74-1376.
[10]王哲,李克莉,孟祥鹏,等.山东省2007~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1):10-12.
[11]黄芳.2006~2007年深圳市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4):264-267.
[12] Goossens H,Ferech M,Vander Stichele R,et al. Outpatient antibiotic use in Europe and association with resistance:a cross-national database study[J].Lancet,2005,365(9459):579-587.
[13] Yoon YK,Kim EJ,Chun BC,et al.Prescription of antibiotics for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Korea in2004:a population- based descriptive study[J].Respirology,2012,17(1): 172-179.
[14]刘一,何晓峰,刘舸,等.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多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38-1540.
[15] Ma H,Fontaine R,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Varicella outbreak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Beijing,China,2004[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6,55(Suppl 1):S39-S43.
[16]张泽申,庞红,姜璎慈.上海市长宁区2005~2011年中小学校水痘疫情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