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众考古对国内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博物馆工作本身是社会性质很强,就单纯的博物馆人员而言,其本身不可能对博物馆实现全方位的监控与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有机参与,遗址类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分类中的特殊部分,其发现与保护一方面依赖于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依赖于社会公众,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现有的基本国内遗址类博物馆中公众考古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公众考古可以对遗址类博物馆的发现、建设、保护与再发展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补充,并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公众利用效益,为博物馆社会公益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
关键词:公众考古;国内;遗址类博物馆;发展
伴随中国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其承载物的重视,对于国内遗址发掘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也在逐步开展。在发掘过程中,遗址的社会效益得到强调,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使其对社会公众有所感召并能够在与社会公众的有效互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而其在公众的有效参与中也可以更好的对遗址区内存在的文化与文物进行保护与管理,通过人员的流动可以刺激管理者主动的管理关注。在公众参与的方式中,公众考古作为公众较有兴趣的项目得到了相当的关注与认识。
一、公众考古的基本概念
公众考古学(Public Archaeology),也称为“公共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简单地讲就是考古的大众化,核心思想是为考古相关者进行交流与解释。它主要研究考古研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在遗址类博物馆发展状态中,进行公众考古学的锻炼对于中国本身的考古事业走向大众化进一步挖掘中国深厚的考古资源,增加历史材料,还原历史真相,实现考古与公众社会生活的有效结合,有深厚的挖掘潜力。在现有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公众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有的社会考古学当中既可以作为自身休闲娱乐一部分也可以建立自身基本考古学素养,对文物与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为自身通识知识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并且在建设过程实现自身基本情况的有效反馈,对之后的基本考古工作也可以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总之,公共考古学的发展对于文化以及文物的保存与发掘有自身独有的优势。
二、公众考古在遗址类博物馆发展中的作用
(一)有效区域探索度
在公众考古对遗址类博物馆发展发展作用中,需要关注的就是有效的区域探索度。所谓区域探索度指的是在遗址范围的广泛探索。在现有的遗址类博物馆建设中,一些博物馆基本对于本区域内物质资料的探索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质资料背后的精神资料的探索则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尤其鲜明的就是在进行探索过程中专业人员对于物质材料的文化分析并不能有效的回复向社会公众。很少有公众对考古报告进行专业性阅读,这对社会公众而言就产生自身进行区域遗址探索的兴趣,社会公众通过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行相应的建设,为公众探索提供科学的环境。在此条件下,遗址类博物馆本身的探索有效程度提升,对于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也更有益处。
(二)大众文化建设
在现有的大众文化中考古学文化是重要的文化体系建设方向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中一线与原始考古场地不可能让普通大众进行相应专业性考古工作因此进行大众的考古学文化建设需要的就是利用遗址类博物馆让大众有效而直观的认识现有存在。大众通过遗址类博物馆的现状思考考古工作中的基本流程以及通过博物馆的介绍从中认识到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基本的学习方向与知识状态。社会大众能够实现基本意识的建设,在进行博物馆参观与遗址参观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领略其中的建设之美,对于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情况也能更加理解,并未以后关于博物馆的生活活动提供自身有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分析能力。总之,可以提升大众基本通识文化水平与艺术鉴赏水平。
(三)有效体系保护
所谓有效的体系保护,就是在公众考古中,一方面公众自身对于考古学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自身条件下他们对于博物馆中的展品会自觉的加以保护。减轻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力支出。而且在进行保护过程中社会大众的保护方式也趋于科学化,对于遗址的认识也更趋科学化。避免出现类似于万历陵寝挖掘后,北京郊区农民开棺戮尸的愚昧现象,让文化与艺术回归到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在政治压力下,对文物进行残酷的破坏。都与文保工程来说,专业性文保人员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有科学素养较高的公众进行自觉自愿的有效保护则整体社会化的保护效果还是可以预期的。
三、公众考古在遗址类博物馆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公众与专业相混淆
在公众考古对遗址类博物馆的参与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专业和业余是截然不同的。专业的文保工程与文化挖掘需呀用專业人员以及专业知识的指导,对于公众考古而言其基本存在的意义在于事前的随机发现以及事后的简单保护。在随机发现中,岐山周公庙遗址与兵马俑最为典型,但是在进行专业挖掘以及挖掘之后博物馆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公众考古存在的意义可能是出现不必要的文物破坏甚至于可能出现文物盗窃。公众考古源流中有一种源流就是古代盗墓者,所以既要相信人性本善又要关注公众考古中的不可控因素,一旦专业与业余相混淆造成的后果就是存在文物破坏甚至于文化破坏,东陵盗案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其中的典型,其对于文物的破坏不是用数字可以衡量的。
(二)公众自身素质
公众自身素质的高低也是进行公众考古对博物馆建设发挥正向还是逆向的重要一点。有些公众自身掌握一定的文博知识,但是其素质不高,还有一部分则是自身对现有文博知识一窍不通凭借自身的直觉进行相应博物馆保护。其中,第一类的典型就是建设基本公共工程中,有一部分公众提前根据基本路线进行古墓排查盗窃,或者在博物馆中与不适应拍照的相关展品进行拍照,第二种的典型在上世纪较为常见,典型就是后母戊鼎被作为养猪槽。在当时的农民看来对于后母戊鼎的使用没有违背自身的社会经验而且符合自身对于本身财物使用范例,但在之后的结果说明了一切。
(三)社会建设反馈
博物馆毕竟是社会性产品,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广泛而又意义。如果一味强调保护而忽视其社会文化的普及作用对博物馆而言其本身是不利的。所以在进行湘阴的博物馆与公众考古学相互作用中,要关注社会对于该博物馆的社会反馈尤其是在现有情况下。博物馆的受到的社会反馈与自身的社会效用息息相关。但是社会反馈怎对不同的博物馆有不同的要求。有一部分还拥有挖掘潜力的博物馆更需要关注学界以及未来可能因为挖掘出现问题的社会反馈,而已经挖掘并建设完成的则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文化普及反馈调查,有些博物馆混淆了此两种模式一味将经济利益作为自身建设重点,应该开放公众考古的不开放而存在考古发现的可能性的区域则显示开放状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出现严重的问题。
四、公众考古对博物馆建设希望达到的结果
社会公众期望通过博物馆的公众考古达到广泛的文化启蒙、基本知识普及、博物馆服务与管理双向互动的目的,而博物馆自身也在尽力向其努力将自身作为社会文化节点之一。进而根据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传播自身的有效知识,建立社会公众对遗址类博物馆的科学认识,避免在博物馆建设中出现因为自身问题不清、知识不明造成的与社会意识的脱节,引发公众对于博物馆的不信任以及不重视。并且尽量提升博物馆人员素质,并作相应的模范考古与保护的公开展览,让社会公众对博物馆及其工作有鲜明的认识。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公众考古对国内遗址类博物馆的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彼此的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社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周进.聚落考古研究对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启示[J].理论界,2012(5):91-92.
[2] 王太一,高蒙河.公众考古教育实践初探[J].南方文物,2017(2).
(作者单位:广东省封开县黄岩洞陈列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0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