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重学情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教学的有效性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就是要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高效率、学生思维发展的高效益、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赋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效应。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44-01
《数学课程标准》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中,强调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教师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或“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有的数学教师在备课中,注重了对教学的内容的“预设”及“生成”的考虑。但忽视了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的延伸的“预设”。即在眼中有学生,重视学情上,做的不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及时把握学情的变化,因势利导,适时调整自己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了四年级《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课堂上我采取了由比较整数的大小的方法,延伸到小数的大小的比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很快的比较出来小数的大小。课上的非常顺利,将到尾声时,我出示了一个比较大小的题目:比较40.6和40.605的大小。学生按照我指导的方法,很快就比较出来了。这时,我追问了一句“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呢?”。我的预设是:根据上一题的比较结果,学生会很容易的区别出:“整数中数位多的数大,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数位没有关系”的结论。没有想到,问题一出,学生鸦雀无声,指名回答也是不着边际。使本来课堂提升的点睛一笔,成了败笔!最后在我的引导下,才把问题解决出来。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感到一名数学教师既要有足够的知识储量,又要有备学生的能力,即要知道学情。
一、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量,就能够通晓教材,驾驭教材
部分教师的数学教学,是就知识讲知识,对相关知识的“前因后果”不能串联在一起,把知识教“死”。拿上面的“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在一至三年级,从1—9的大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是否把这些知识串在一起,做到了教一课,想一册;教一册,想小学段呢?从开始教学比较大小时,就规范学生的方法的叙述,语言的准确、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规律。在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比较方法的迁移就会既快又准。正是教师由于在以前学习同类问题时,没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规律,形成技能,而使本节课的归纳不同时学生出现“断片”现象。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要了解所教的知识体系,要做好铺垫和过渡。即教在当节,想着下节;教着本册,想到下册,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师的备课要真正的了解学情,备好学生
教师的备课不只是要备知识,备方法,备过程,备设计,而忽视“备学生”这一环节。只有备好学生,了解学情,才能使“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上面的例子里,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我在备课的时候,当时考虑了学生是否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但只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认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会很容易地完成的。没有想到在课堂教学中却卡了壳。仔细想来,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学习,还是不够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学习上备学生,了解学情,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学生知识的基础。
要了解学生对要讲授的知识,在以前有了那些基础,这个基础是否扎实。比如比较数的大小问题,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否规范了学生的比较的方法。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教师备课的起始点。本节课“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大小比较方法,在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对于表示长度、人民币中的小数大小,已经有生活经验,会领悟的很快。因此教师要利用其熟悉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对新知的归纳、总结。而纯数字的小数大小的比较,就要作为重点,例如40.6和40.605的比较。
2.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数学,在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的思维方法也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这既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本质把握,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是教师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本节课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教师提出后,学生的思维会停留在什么问位置,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刚归纳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只是认为教师要我们回答比较的方法,或者比较中的会出现的问题,所以答非所问。在比较40.6和40.605的大小的时候,虽然运用了“小数的基本性质”,把40.6改写成40.600去與40.605比较,但缺少指导学生的观察和推理,及时总结出“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的关系,才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偏差。这是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要设想出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
对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难点的备课时要设想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解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备好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相关知识的连接点,有的放矢,才能打造有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作者简介:水晓红,单位全称:吉林省磐石市驿马镇中心小学校;职务职称:班主任(一级教师);荣誉称号:磐石市优秀教师;获奖情况:曾获的磐石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多次评为磐石市级语文、数学优质课。获吉林市数学教师教案设计比赛一等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