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大量教学信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呢?下面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略谈浅见。
关键词: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 作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识字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在教学中时常发现孩子们由于音近和形近所导致的错别字很多。而低年级孩子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于是在教学识字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声情并茂、视听、动静相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欲望。例如:在教学“草丛”的“丛”字时,孩子们经常漏掉下面的一横,于是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片光秃秃的土地,然后,一棵棵小草一点儿一点儿从土地下面钻出来,边演示边讲解光秃秃的土地就相当于“丛”字下面的一横,很多小草长在土地上就变成了“草丛”,没有土地就不能长那么多草,同时,在相对应的位置出示一个大大的“丛”字。通过课件的演示,孩子们对“草丛”的认识理解更透彻了,“草丛”的“丛”字再也没有写错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教学《小毛虫》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可怜的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点点笨拙的挪动自己的身体,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树叶,失败了也不放弃到不悲观失望的“小茧子”,最后破茧而出,变成一只美丽蝴蝶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孩子们在屏息注视中了解了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以来的难题,而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历史事件理解课题中的“飞”和“夺”分别指什么?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战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里的“飞”并不是“高飞”的意思,而是“形容速度快”。“夺”指的不是单纯地“抢夺”,而是“形容战斗激烈”。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利用文字表现“飞”的速度、“夺”的激烈,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部分明确指出“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说说广告》时,课前我请学生收集一些广告图片、录音和录像。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录像、听不同的广告录音激发学生的“想说”的欲望,之后鼓励学生从广告的构思创意、广告词的设计、画面的美感、音乐的运用等方面请谈谈自己观看这些广告后的感想。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并阐述理由。整个过程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其生动、形象、具体的音视频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又使学生顺利获得新知,进而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