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也随之融入到各个学科。多媒体作为当代科技的产物,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动力,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呈现出新兴的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旨在创设适应当代小学生的教学策略,创新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思想品德与社会 具体策略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下,信息技术为传统的教学带来的新的活力,帮助教师转变了固有的教学观念。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动画和图像等,为同学们呈现出不一样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究多媒体在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1]
  一、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1.教学现状
  小学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小学生常有表现,所以小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一直集中精力的听完一节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大多是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汲取知识,导致小学生学习被动,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思想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联动性强,还能将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很容易以自己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制定教学方案,教学过于概念化,这是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元凶。[2]
  2.多媒体在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是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形式、简便的操作和综合性能等,在教学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受到基础设施和学校环境的制约,很难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了主要的教学手段。目前,教师多媒体制作水平不佳,知识和多媒体之间的融合效果差,导致幻灯片的制作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在其中学到的知识枯燥,难以结合实际活学活用;教师在其中也难以创设有效的情景,提高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阶段性也是问题之一,部分教師没有了解到,同个幻灯片不能适应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在制作中很容易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仅知识没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氛围也会变得固化。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多媒体的应用,都应当具备前沿性,才能发挥出多媒体的实际功效。[3]
  二、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情景,活化教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教材理论化、幻灯片枯燥是造成学生兴趣不佳的主要原因,以下就从两个方面探讨。
  (1)如何创设有效情景
  情景的创设需要以学生为核心。换言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和阶段性,才能制作出适应学生的课件,才能将教材知识多元的融入多媒体中,以多个角度呈现出来。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在上到《依法保护环境》时,可以将动画的小鸟、树木的形象加入到课件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播放纪录片或电影,用不同的方法去展现这个课题。
  (2)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许多知识概念化、图片静止,教材上的图片如果不仔细查看相应的文字,小学生是很难直观的感受到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所以利用多媒体功能,活化教材,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或图片,转化为动画或视频,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到课堂中,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加强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久了,永远是在自己内部打转,自我的提高也是缓慢而稳定的。思想品德与社会需要学生与同学或者老师多交流,思想的碰撞才是保障学生长久学习的不竭动力。所以可以从学生合作和教师引导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探寻方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加强师生互动最有效的方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莫过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轮番交战,教师异于小学生不同寻常的理解和发问,学生敢质疑教师所讲的内容。多媒体可以加强互动,例如在讲到安全隐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通过讨论和反思,学生和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经历,教师在其中纠正其错误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龄人之间往往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将复杂的知识简化、泛化。一方面,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要讨论的主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播放音乐,以此来提醒学生讨论时间临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用图画软件,将主题用作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幻灯片或word表达主题思想。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还能促进学生知识内容的深化和延展。
  (3)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还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重阶段性的衔接和过度。强调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课件素材和内容都要贴近学生生活。例如教师发教学机智,将核心观念融入实际生活中。教师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作为教学素材融入到多媒体教学中,例如收集学生在某个阶段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将事件和争议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加深学生对某个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室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清除公交车站牌的广告、到敬老院学会尊重与爱、到社区打扫卫生等活动,通过教师的组织和评价,将优秀的品格深入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在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融入并贯穿到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展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陶宏.对多媒体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32(09):49-50.
  [2]王红.小学思想品德课让多媒体来给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132-133.
  [3]李丰珍.浅议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