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小学阅读教学隐形的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以“师传生受,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学行为主线单一,填灌现象充斥课堂,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灵性和悟性也被无情扼杀。实施课程改革之后,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但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习惯了练习的、分析的、理解的语文课堂,习惯了从“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却不习惯感悟的、动情的、个性的、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 。所以,阅读教学很多时候依然被格式化,占时多,效益低。在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时,总是得之东隅,失之西隅。在新课改日益走向成熟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活动,关注情趣,关注多媒体,关注教育对象,这些都是应该的,但在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语言学科的基本属性,始终坚持“小语姓语”。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笔者觉得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换句话说: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一对灵性的翅膀。
一、解读文本是开掘灵性的基础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生活的积淀,她涵蕴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这些积淀了各民族和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这些语言艺术的典范,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是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粮,她跳动着语言的韵律,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熏陶,生命状态的改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决定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解读文本,首先是强调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深入与否,直接关系到教案预设的深刻程度;直接关系到老师驾驭课堂的灵活程度;也是能否激发学生生成问题,点燃激情,让课堂充满灵性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和文本的把握放在第一位,教法永远都是第二位的。叶老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空而回。教师关注文本,就是要发现教材的语言美、内在美;就是要以不同的身份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讲授课文之前,笔者总会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读者,用心去揣摩作者渗透在语言中的情感,包蕴在语言中哲理;用心去品味“森林”的奥秘与雄奇,“树木”的挺拔与秀美。有时我会将自己当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觉去看待文本给我展示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用孩子的心灵去发现作者是想告诉我一个怎样的启示,用孩子的童稚和纯真去想象文本背后那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时我甚至将自己模拟成作者,去反思自己创作时为何描绘此景引境、引物引人,该如何让读者明了和通悉自己的此时此刻、此志此情,反复咀嚼教材背后的教材。最后,笔者才是回归教师本位,细心思量学生和学情;思忖如何更好地还原作者的本意和编者的意图;思索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之美;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将薄书读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掌握真谛,将厚书读薄。始终让自己的课堂跳跃灵动的音符,充满灵性的本色。
文本解读要深入开掘,但不可过度开掘。记得王崧舟老师讲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白话文,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也肯定是不一样的”。前段时间听过莞城中心小学彭才华老师的一节“六年课改反思”的展示课例《普罗米修斯》:引言简洁有效,过程简化有序。看似简单,实则用心细致。尤为突出的是本课既忠于教材,又突破教材。教者理出了最关键,最直接,最有力的东西“解读英雄的心”——通过吟诵《普罗米修斯赞歌》唤醒和激发阅读期待;通过细品语言感受普罗米修斯取火造福的勇敢、坚强的心和忍受痛苦的隐忍、博爱、无私的心;通过拓展延伸表达崇敬英雄的心。达到了形聚而且神聚的效果:以“解读英雄的心”这一中心为发散点去深入阅读品味文本,其发散的部分是语言教学,是知识与能力;这颗“心”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实现从语言与“心”的教学来回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如果不是老师深入地开掘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是不可能有如此动人的教学构思的。
但老师在解读文本也给人以过度开掘的感觉,教者在课始时,用媒体反复展示“忍”字,并讲解了“忍”字的造字方法,课中对六、七、八自然段进行细读,让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痛苦之下的隐忍的心,课后在回扣英雄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值得讨论的是:老师精心提炼的“忍”字,对此的渗透是否可以弱化。普罗米修斯不是因为“忍”才成为英雄,而是他为拯救天下苍生拿取火种的胆识与豪情。过度的渲染“忍”与反抗和打击黑暗、邪恶、专制势
文本解读要准确开掘,但无须全面开掘。文本的内涵是丰富多姿的,同一内涵可以在不同文本中表现出来。解读文本时教师要理出本学段要求学生了解的最紧要的东西,理出文本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最集中展示的东西。准确开掘是上策,全面开掘因不能突出重点,有时会(下转第31版)(上接第30版)事倍功半,自然是下策。《去年的树》是日本已故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名作。作家在极为精短的篇幅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凄楚动人的故事。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冬去春来,一只鸟儿从南方飞回,找她的好朋友——一棵树,但树不见了。原来,树被砍伐运到工厂,又被做成火柴,火柴又点燃了火……鸟儿曾答应树,回来后再唱歌给他听的,没想到只看见留在那里的树根。鸟儿一次次打听她的好朋友的下落,一次次去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深情地“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有人可能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在“环保”上:要爱护树木,保护森林,不应该乱砍乱伐;还有人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在“诚信”上,因為文中有这样的对话,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答应了,后来也一直执着地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些解读当然也是不错的,但我以为作为文学作品,非这篇童话莫属是:在于文章非常生动地描写和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深厚的爱意、生死不渝的笃厚深情、纯正忠诚的浓厚友谊。那么解读文本时,作为教者便无须全面开花,应该将着力点放在第三个方面,以免课堂实施时得个吃力不讨好的非议。 “一切解读都是误读”,但切不可解读错误。如《丑小鸭》一文,如果一味强调丑小鸭所经历的不幸和所表现的不屈,最终变成美天鹅,而不去了解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背景,不理解丑小鸭的真实所指,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不是每只丑小鸭都能变成美天鹅的,唯有那只本来是天鹅的丑小鸭才会变成美天鹅。再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许多教师在指导朗读小村庄的美丽景色时,对一个“美”字进行了着重强调,要求学生美美地读,这是不对的。其实作者写村庄的“美”,是为了以从前的“美”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作对比,突出村庄变化是因为村民乱砍滥伐,不懂得环境保护造成的。这是一个渲染,表现反差是巨大的,对比是强烈的,触动是伤感的。而且文段开头有一句话“早先有过”,细品之,意味深长。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错误解读自然就不会发生。如此说来,单从字面语言去解读文本,而不顾及细节,不联系全文也是不恰当的。
二、精彩预设是生成灵性的前提
有了深入和充分的文本解读,预设便有了基础。课堂教学是有章可循的“听、说、读、写”是所有阅读思路的总体概括,也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必须建基于精心细致的课前预设,并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其一是分析学生,了解学情;其二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其三是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拓展延伸的空间。一份好的预设不是一潭泛不起微澜的死水,而应是一泓汩汩突冒、永不停歇的喷泉;不是一只被丝线拽着的风筝,而应是扇动双翅、搏击长空的大鹏。就拿自己执教的《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课前预设来说吧,小学生接触的文言文并不多,预设时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学生和学情,《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课前笔者准备了《高山流水》《平湖秋月》二首曲子和《伯牙学艺》的故事,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以“善”为切入点,伯牙之“善”在于琴艺的高超,子期之“善”在于善解人意,善解弦音。以“绝”为发散点,“绝”的古今之义有何异同?伯牙为何破琴绝弦?他究竟“绝”了什么?在进行文字处理时,留够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感悟的时空:一是让学生充分自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本大意;二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对称美,格律美,如“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通过配乐朗读和开发语言的仿写训练,落实文本内容,孕育生成动机,激发生成智慧;三是借助《伯牙吊子期》的悼文诵读加强情感渲染,加深了解伯乐之心——谓世再无知音,理解伯牙之举——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拓展延伸时,我设计了一个课外讨论的话题:“高山流水”话知音,学生通过课外的自由讨论,既明白“知音难觅”懂得珍惜,又能突破教材,不受“破琴绝弦”思想意识之束缚,布置完讨论话题后,课堂戛然而止。可以预见:课后一定能够引发更多精妙的、理性的生成。
三、课堂实施是激发灵性的关键
众所周知,知识是教不尽的。我们在课堂实施最重要的不是按部就班的分析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用渔的技巧。“我以为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这一点,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叶圣陶。我们的阅读教学概括地说只有两个任务,落实工具性,渗透人文性,要实现这两个任务,课堂实施时要扎实,不走过场;要朴实,不搞花架子;要灵活机动,要实践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给语文课堂安一对隐形的翅膀。
有位老师的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通过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资源共享小组,数字数学小组,佳句点评小组,环境保护小组,课中四个小组的同学互动交流,让枯燥的说明文字闪烁着灵性的火花,教师也突破了解释说明的科学课和常识课的框框,突破了单一说教品德课的框框。河流在哭诉,山川在呻吟,连煤炭和森林都洋溢着人性的色彩……这样的教学,是真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是轻松灵性的阅读课堂,岂能不悠然自在,心旷神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久而久之,学习语文便不再成为负累。
课堂实施的灵性体现还需要教师理性的教学智慧。不一味追求华而不實的花拳绣腿,不刻意追求自编自导的激情煽动,以一种平易,务实的姿态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品读、悟情。让我们来看看那位自称自己是聋子的学院教授,那位时时处处细心呵护“我”的自尊的《唯一的听众》吧:文中有一条很隐性的情感线索,老妇人听琴时的平静的神态和听琴后看似随意的语言,“一位极度瘦的老人平静地坐在椅子上”“她一直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像深深的潭水”。三个“平静”写在老人的脸上,展示了老人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第一个“平静”显然是老人为了消除“我”被人发现的恐慌和想竭力维护因琴技低下会丢掉自尊的心理障碍;第二个“平静”前面有个“一直”充分表现了老人对我进步的肯定,因自己是聋子而不能喜形于色来;第三个“平静”表现了老人的喜悦有些难以掩饰,像深深的潭水的平静眼神饱含着对“我”更多的鼓励和期待,意重而心平。
“也许我能用心去感受”“我的心已经受到了”“她说他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从老人的三次感受语言中,从“也许”“已经”“带来快乐幸福”这简单的字眼里,反衬着“我”的信心的变化,水平的提升;老人的语言意含着真情呵护,润物细无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尝语言,在实现工具性过程中渗透人文性,在春风化雨般的文本诵读中弘扬人文关怀。这样的教学,既实现了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需求,又实现了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鱼与熊掌,兼而得之,何乐而不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