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风建设之“共振模式”教与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共振”教与学法通过组织管理共振、课堂教学共振、学生自主共振,三者再次达成共振,实施运行以获得更大的振幅产生最大的能量,使学生在共振的状态下实现自律、乐学、勤学、会学,量化考核学生平时表现,促建班级学风良好发展,是班级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风建设  自律  共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02-02
  共振是物理学上某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比其自身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产生很大的振幅,为系统储存了动能。把共振现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学习状态的振荡频率与任课教师、辅导员、班级成员、家长产生“共振”,这四个外界激励源与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处于同一个共振频率,在小的周期内让学生学习状态产生共鸣,形成“共振”振幅,存储能量。“共振模式”教与学组织实施运行主要分: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三者再次同频率共振,促建班级学风良好发展。
  一、“共振”教与学促进学风建设的学习效果实验研究
  (一)实验过程
  1.实验对象
  选定医学大专院校护理专业中两个常态平行班级分别为实验对象与对照对象。实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专业必修课《病理学》。实验班以“共振模式”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班教学过程按照传统模式授课,两班统一由一名教师任教,并确保两个班在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上基本相同。
  2.实验方法
  (1)学习者与教育者签订学习合同,规范“共振”教与学过程,保障在教师的“有效”主导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一级共振源包含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教员、家长。二级共振源包含任课老师、班委、团委、学委、党员、预备党员、小组长、班级积极分子等。
  (2)整合课堂信息共振源满足学生信息输入储存路径。课前在线测试,学生调整自身学习状态,与任课教师保持小周期同步。测试结束后教师查看答题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难度与进度。 课堂组织,合理分配师生、视觉、触觉共振和学习信息互动的时间。课后保持“共振”,用学生熟悉、喜欢的方式保持课程学习“共振”周期。多种学习策略与评价方法,让学生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多种课程间保持着“共振”状态。
  (3)公平、公正、严格、着实以数据形式量化评定学生平时成绩100分。客观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共振”状态的频率(学生每次课任务的完成进度与时间)、振幅(课前、课堂、课后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态度)、周期(每周的学时积累、每章节的小结、整个课程汇总)等。在课程的教学各个环节中,细化、量化学生的学习状态,用数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习价值信念方面均有所提高,积极配合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有效促进知识内化,从而系统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程教学达到这样的状态时,我认为学生、教师、班级达到“共振”状态。
  (二)“共振”教与学在学风建设效果实验结果分析
  信息技术搭配课程学习,教师、学生、辅导员、家长能够全程参与,掌握学生课程学习动态。学习、讨论、分享、总结中让学生逐渐培养对所学专业浓厚兴趣。
  1.课程信息回馈分析
  随机抽取40人,规定时间内写出《病理学》相关知识,实验班:有效例数39,知识点分布主要在1.2.5.13章。对照班:有效例数37,知识点分布主要在第二章。
  信息回馈结果分析:在学生总体学习能力相同的情况下,用x2检验方法计算P值为47.072按?坠=0.05的水准3.84   47.072>3.84  P<0.05实验班成绩与对照班成绩的总体率不等,有显著差异,“共振模式”教学班级成绩优于常规教学班级。
  2.给定题目、限定时间考试分析
  随机抽取学生各40人在规定15分钟时间内答题,对于主干课程学生的学习知识留存应用能力测试。实验班有效例数40,平均分:24.74,成绩分布满足正态分布,高分、低分均有,中间分值人数多,对照班有效例数39人,平均分:23.1。成绩分布不满足正态分布,属于偏锋分布,成绩集中在低分部分。
  用t检验给定题目限定时间成绩,结果的显著性t =0.2619, P>0.05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种方法不具有差异。但在给定题目、限定时间题目作答加30分平时成绩后学生综合成绩有如下变化:
  通过以上表格数据对比分析,平时成绩加入后对学生综合成绩影响很大,及格率提高了51.7%,平时成绩对综合成绩构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照班在加入平时成绩后的数据已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的成绩,所以平时成绩的给定需要具体的合理量化细化。
  3.增加激励源共振源后分析
  在课程的学习中,增加了班级实习辅导员、小组长、家长联盟轮流督促长三个激励源后,实验班级随机抽取例数54,54有效例数,及格率达62.9%,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学生的成绩真实反映了“共振模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可初步得出,增加“共振”源后,学生的课程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小组协作,团队合作用一个个小的课题去实践自己所学,让知识累计,自律能力逐渐养成。
  二、“共振”教与学在班级学风建设效果实验结论
  “共振模式”教与学,该方法能有效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呈现的学习懈怠等情形,在整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良好的专业技巧、小组团队协作,共同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和谐、稳健发展。
  “共振模式”教与学法是班级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班级管理中实施,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委、同学、家長等投入大量精力,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调整各自的状态,以及如何让各级“共振”源的频率、振幅、周期匹配,如何让大家达成“共振”状态和如何让这个状态长期保持不衰减。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邹宏秋.大学素质教育的责任与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2]张云,刘宏娟.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04)
  [3]石贵莹,周明洁.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心理健康水平及二者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02)
  作者简介:
  周慧芬(1981.01.05-),女,汉族,河北蔚县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应用、信息化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