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体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基于中学历史课程、文化、传统文化的概念分析,借力中学思想政治、历史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建构中学历史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其“形”是思想、科技、教育、文艺和习俗,“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结构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已得到验证。
  关键词:中等教育历史课程传统文化体系建构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中学历史课堂,在实施课程时,亟须厘清“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基于中学历史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以期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学历史课程释义
  据考证,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孔颖达著述之《五经正义》在对《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注疏时云:“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里的“课程”是指礼仪活动的程式,与今天“课程”的含义相去甚远。到了宋代,“课程”才具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序的含义,如读书时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59年写作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一般认为,以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F.Bobitt)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为标志,“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正如美国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D.Tanner & L.N. Tanner)指出的:“课程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课程”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最传统的定义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这是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科目”,亦称“课程”,是按一定逻辑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组织某一科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构成的课程,如中学的物理、化学等。
  基于课程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分析,可见“中学历史课程”中的“课程”属于狭义的范畴。中学历史课程是指中等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目标而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科目,是中学历史教学具体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分量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宏观层面,集中体现在教育部颁定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和考试说明;微观层面,则体现在某一具体史实或某一中考、高考历史试题。据此,课程的开发和制作,主要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步骤。
  二、传统文化体系构建
  什么是文化?早在1922年,梁启超在南京金陵大学讲演时即指出:“这个定义真是不容易下。因为这类抽象名词都是各家学者各从其所抽之象而毕其概念,所以往往发生聚讼。何况‘文化’这个概念,原是很晚出的,从翁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和立卡儿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以后,才算成立。他的定義,只怕还没有讨论到彻底哩。我现在也不必征引辩驳别家学说,经提出我的定义来,是‘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梁启超在当时一是指出给文化下定义比较困难,二是指出文化的概念出现比较晚,三是借用佛教中的“共业”来给文化下定义,这势必需要对繁多的佛教经典进行一番研究,对于中学历史及一般学科教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据统计,时至21世纪初,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260余种。这些定义,或是描述性的,或是历史性的,或是规范性的,或是心理性的,或是结构性和发生性的。但这些定义大多没有超出最早从科学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的“人类学之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的经典界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拿这一广义的定义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难免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对照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给出的“文化”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不难发现,上文泰勒与梁启超的定义均属于广义文化范畴;狭义文化(又称小文化)与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范围的大小,采用广义还是狭义文化范畴,“应由研究者的学科、课题和内容而定”。就连专门的中国文化著作,也是通常“肯定‘大文化’概念,但基本上以‘小文化’为论述范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文化,无疑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学历史课程本身又是狭义的“课程”,所以,中学历史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也理应取狭义之概念。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
  《辞海》将“传统”解释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但没有把“传统文化”列为条目进行解释,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也没有对传统文化做出解释,倒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给出了“传统文化”的定义,并一一概括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建筑(是科技的代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艺,包括文学、戏曲、绘画等;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思想,包括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是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界定和阐释,与上文《辞海》对“文化”和“传统”的狭义解释基本上是吻合的。传统文化内容的相互关系为:民族精神是隐性的,是传统文化的“神”;思想、科技、文艺、教育、习俗则是显性的,是传统文化的“形”。   三、体系在课标中的体认
  厘清了“中学历史课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概念后,中学历史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具体内涵与外延如何界定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2003版课标》”)将必修课程设置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三个必修模块。《2003版课标》的行文中,“文化”一词共出现62次,在必修模块中共出现21次,其中,仅在必修三模块就出现了18次之多。可见《2003版课标》大体上是将文化作为与政治、经济相区别的模块来处理的。遗憾的是,无论《2003版课标》还是四个版本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没有对“文化”概念进行界定,甚至还出现将“科学技术”与“文化”并用的不严谨现象。“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教科书在2007年修订时,将第二版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改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修订为“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岳麓版”必修三高中历史教科书将课标内容标准中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分解为“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两部分,将思想、科技、文艺作为文化之下位概念,这都是对《2003版课标》将“文化”与“科学技术”不严谨地并列行文的事实上的纠正。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14次提到“传统文化”,相较《2003版课标》增加了12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模块的开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明确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和重视可谓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2017版课标》设置的《中外历史纲要》这一必修課程,在描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内容时,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在描述“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的内容时,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可见此处的“文化”依然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2017版课标》在必修课程之外,另外设置了三个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显然分别对应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印证了本文所主张的历史学科狭义的文化概念和范畴。
  反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设置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并在《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明确“‘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是同经济、政治相区别、相对应的,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内容中,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必修模块,除第一模块着眼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的历程,属于通识类型课程外,其他三个模块总体上依然是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提并论,与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的“文化”概念一脉相承。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更有人认为“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况且从普通高中历史、政治必修课程设置来看,均设置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主要模块,基于中学课程视角下的文化概念分析,二者是相通的、完全可以借鉴的。
  《2003版课标》中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历史教材必修三中。该模块共有八个专题,按思想、科技、教育、文艺、习俗领域来划分(具体归纳详见表1)。
  显然,文化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思想、科技和文艺三个领域。而习俗一方面隐匿于政治、经济、文化模块,如政治模块“新中国成立”中的“国庆节”、文化模块“古代文学”中的“屈原与端午节”等。另一方面,将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放置于经济模块,设置“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一个单元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课标中“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一专题的名称没有涉及教育,但在具体内容中却呈现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另外,思想、文艺的发展史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与思想政治课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系界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符合传统文化体系结构。
  四、体系在《纲要》及读本中的体认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总体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些笼统的教育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学各门文化课程中,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中。
  《纲要》进而分学段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
  初中阶段的具体内容为:“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这属于艺术;“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这属于文学;“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属于历史和思想;“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属于艺术;“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属于习俗和精神。   高中阶段的具体内容为:“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这属于文学和艺术;“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这属于民族精神;“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这属于思想;“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属于艺术和习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这属于民族精神。
  《纲要》规定的内容是宏观的,在依据纲要编写的不同版本教育读本中(表2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目录及内容类别),虽然单元名称有所不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内容呈现的文化所属基本没有跳出思想、科技、教育、文艺和习俗这五大类别,仅傅维利主编的版本中增加了史学一个类别,而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本身固有的内容。
  可以看出,一方面初、高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全包容在“形”和“神”之中;另一方面,“中学历史课程”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凡此种种,充分证明前文所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是比较科学和完整的。明确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概念,厘清日常历史教学中的模糊问题,有利于明确中学历史课程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进而有的放矢地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研究,更有效地让中学历史课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系江苏省教研室第十二期教研课题“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研究”(编号:2017JK12L100)、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编号:2015jssjys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作者现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
  参考文献:
  [1] 朱熹.朱子全书·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9册[M].上海:中华书局,1989.
  [4] ﹝英﹞泰勒.原始文化(重译本)[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英﹞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M].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管理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