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要爱学生,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感悟孩子们每一丝的变化,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及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愛;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一定会喜爱数学,愿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呢?
  让学生学“有趣”的数学
  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有时,数学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枯燥无味的。有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缺少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些知识进行改编,融入到故事或阅读的环节中,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就了解了题目的含义,在故事情节的转换中解决了问题。因为他已经参与其中,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吴正宪老师说过: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数学真奇妙”的学习氛围。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还可以这样学,对数学的评价不再是“枯燥无味”,由此形成“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有趣”的数学,学生会喜欢你的。
  让学生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
  吴老师言: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就是引导儿童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进行“重新解读”。教师要善于设计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怎样才能做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呢?我想:首先教师在生活中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如:在生活中有很多商场和超市都有一些促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存在着数学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收集这些与数学密切相关的生活信息,并进行筛选,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学到知识。让学生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学生将更加喜欢你。
  让学生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正如吴老师所说:对于儿童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懂,学不会,还得被大人们强迫地听,强迫地学”。小学生要学“学生能听得懂的”数学,一是数学学习内容要贴近儿童实际,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二是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简单些就是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理解“抽象”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吴老师所说的这些呢?我想,教师把课上好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老话讲: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功夫是练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才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如果说教师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对于当今我们的教师,我认为写好课后反思,是我们教师成功的捷径。一个教师写十年的教案,你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但是你只要写一年的反思,你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从吴老师身上对这一点体会得很深:吴老师写了十几万字的课后反思,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教师成功的捷径吧!只有让学生学到“能听得懂”的数学,学生才会倍加喜欢你。
  让学生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在吴老师的解读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观点:小学数学的学习不要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真正感悟。鼓励学生用自己并非“严格”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是啊,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是一个经历认识、理解、掌握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领域中,而不应该在表面上下功夫,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训练,那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长期下去必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从知识理解的本身入手,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将会“爱你一万年”。
  教之道,贵以专。既然做了教师,就要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
  (作者单位: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7728.htm